【中车网 评论】大张旗鼓的合资浪潮,遍地开花的合资自主,不断推陈出新的各类车型,眼下,中国车市一片大好。中国的汽车工业虽然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追赶国外一百多年的历史,但细细挖掘,“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才是真实的写照。可叹的是,浅层次的理解“拿来主义”仍然大行其道,越来越多的企业似乎忘了只有自主强硬才能救中国这个道理。
从本届上海车展中,如果对车不甚了解的朋友,可能还真的看不出来哪个是国产哪个是进口的,因为中国的模仿能力实在太强,越来越多的新车外形已经“足够炫目”,并且外资品牌也纷纷本土化、推行合资自主品牌,这无疑让人容易萌生了“汽车工业强大”的假象。
但细细数来,完全的自主技术、阶段性研究成果、创新型专利这样的报道确实少之又少;取而代之的“支持”“授权”“本土化”成了最多的词汇。市场很大,自己搞技术又是难啃的骨头,那何不“拿来主义”一下?可这一懒,却误了数不清的光阴。
从数据来看,国家所制定的到2015年自主品牌占据乘用车销量50%这个目标,已经渐行渐远。虽然自主车型频繁推出新车,但合资车型来的更猛,尤其是进口车国产化进程加速、中高端车型价格下探,都在蚕食着自主品牌车型的生存空间。
【汽车工业水平决定了话语权】
目前,每十辆车,就有七辆车是合资品牌。而所有的合资品牌关键和核心技术均来自国外,在这方面,我们能力实在匮乏。因此,不仅民族汽车工业的繁花似锦是个假象,而且到了愈发危机的时刻。
或许是由于中国市场太过庞大,又保持了多年的增速,“市场换技术”多年以来又宣告失败,但这让至少其后的15年,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重心都围绕着合资进行,即使是国家层面对于搞自主的扶持与激励,也难以敌过“走捷径”的冲动。
合资公司中的中方一般只需要在生产、营销方面起主要的执行作用,但生产排期、营销战略,往往都是外方在做。“只需要好好生产车、卖车,不用考虑那么长远,也不用思考让人头疼的创新问题,还能坐等分红,拿着年终奖”,这样的氛围,估计再勤快的人呆久了,也都会变懒了。
实际上,长久如此,不但会逐渐丧失了国人争强好胜的心理,也会蚕食我们的思维活力、创新能力。眼下的困境是,作为部分代表中国汽车工业水平的自主品牌,一方面国家在给予扶植,一方面却很始终看不到有多少亮点出现。
从高校毕业生来看,每年从事技术研发、设计职位的人才本就不是很多,专于研发与实践多年的人才更是屈指可数,这一代人所体现出对于汽车工业的不感冒和对技术研发的浮躁心态,很可能会影响下一代的能力积淀。
历史上,中国不缺乏领军人物和创业者,但难就难在体系的建设上,如何让群体的智力资源超越局限性,引导更多的思维火花变成实践活动成为所有企业都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在硬件方面的,由于受到基础设备的影响,短期内可能难以在加工精度、尺寸工艺等方面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可以借用IT行业、工业设计行业的一些做法,鼓励更多来自民间、来自非专业人士带来的种子进入到汽车行业。这实际上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建立了上通下达、全民参与的汽车研发体系,释放出的能量将是巨大的。
这是根本性的因素,我们模仿,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超越,提供更好、更出色的产品给消费者来保证立足之地,而不是亦步亦趋的坐享红利。大众与一汽之间的技术纠纷,其实就是最典型的案例,汽车工业在“获取技术进步”与“获取盈利分红”之间左右摇摆的态度,让外资方仍然把握主动权。
因此,不管是中方处于哪个位置,做好“从内到外”属于自己的品牌和产品的汽车,是历史使命。只有自变得强硬起来,才会在未来的谈判中,拿出有力武器,重新夺回主动权,而不是更多的考虑用市场因素来实现“制衡”。
毕竟,车子是由思维的,按照别人的思维做出已经做出来的东西,价值无疑大打折扣,钱赚得再多,也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文/中车网 孙平涛)
注:本文为中车网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