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模式遭质疑

上汽通用五菱被央视315晚会曝光,为临近退休的沈阳汽车生涯蒙灰。

屡屡修不好,质量问题无人负责,宝骏560遭到央视“点名”。近日,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宝骏560,所采用的双离合变速箱长期存在质量问题,甚至致使车辆行驶过程中突然失去动力。该款车曾经多次召回,但质量问题却不断复发,现4S店与厂商都不再承担维修费用。

新宝骏品牌传播总监韩德鸿对中车网回应:“315涉及到的问题都是发生在老宝骏560一款车上,并且只牵涉到一批召回的1万5000台DCT车型,宝骏其它车型不受影响。”

560为宝骏品牌第一款SUV,于2015年7月份上市,凭借低廉的价格与五菱品牌积赞下的用户基础,该款车曾达到月销突破4万辆。然而,随着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宝骏560于2018年被迫停产。虽然宝骏560已停产,但市场保在量依然庞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宝骏560的质量问题也开始集中爆发。

上汽通用五菱长期以低价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这一做法也为公司发展带来隐患。此次事故主角——宝骏560搭载的双离合变速器因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缺乏技术壁垒,曾是很多厂家匹配的首选。但由于双离合的天生发热量较大、厂家的调校水平较低,质量问题长期存在。

频频出现质量问题的双离合变速器,正是沈阳提出的“低成本、高价值”践行结果。

对此,LMC汽车市场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志凌对中车网表示:“宝骏走的是低端路线,对成本控制的比较紧。如何在成本和质量做平衡,对于车企来说是个问题。这次引发质量风波的变速箱也是因为价格控制,双离合这类变速箱价格相对便宜,但在技术上有一定缺陷,爆的雷很多。”

曾敏锐把握车市走向

车型生命周期短,不断以新车分流以有车型销量,亦为宝骏产品质量带来隐患。

老宝骏旗下SUV都曾今一度热销。宝骏560从上市到停产不足3年。2017年2月上市的宝骏510,起初也成为宝骏系列SUV的销量支撑,仅一年多后销量便腰斩。2018年3月,宝骏530正式开售,但该款车不足半年时间就从月销1.5万跌落不足3000。

2019年4月推出的新宝骏品牌,更是在成立不足两年时间推出RC-5、RC-6,SUV系列RS-3、RS-5和MPV系列RM-5以及新能源汽车E300在内的6款车型。

对此,韩德鸿告诉中车网,新宝骏对车辆的研发和试验认证,有一套完整的可以和股东方通用媲美的流程。

仍有业内人士发文质疑,宝骏新车开发周期如此之短,是否做了充足的耐久性试验,给供应商足够时间做模具开发。过快的新产品研发速度和低成本的控制方式,将在一定程度上恶化宝骏车型的质量口碑。

宝骏与其所属的上汽通用五菱,都曾在中国汽车界属头筹。2015-2018年间,上汽通用五菱曾连续四年销量突破200万辆,成为销量最高的中国车企。宝骏品牌亦曾在2017年销量超过100万辆,在自主品牌中位居前三。

上汽通用五菱产品长期畅销,与其掌门人沈阳对市场的判断把握分不开。

沈阳出身于1961年,1985年,沈阳来到上汽通用五菱前身——柳州微型汽车厂从普通检查处科员做起,1998年,升任柳州机械厂厂长。2002年至今,沈一直担任上汽通用五菱总经理。

在沈阳对于趋势的精准把握之下,上汽通用五菱90年代抓住了摩托车转微车的大潮,2000年后成为全球微车销量最高企业。

尔后,沈阳将目光锁定在乘用车市场,在2010年推出宝骏品牌。沈阳在谈及五菱的“秘诀”时所说的一句话:“现阶段不要提什么规划,我认为规划就是鬼话,我们要按市场需求来做导向,而不是按规划去做导向。”

被动转型仍销量不济

然而,一手将通用五菱从地方小国企,带到销量最高中国车企的沈阳,近来在对市场判断上却逐渐失策。

2018年,上汽通用五菱销量逐年下滑,2018年,公司旗下宝骏品牌共销售88万辆,同比下滑15%。

曾志凌认为,上汽通用五菱15到17年销量上涨,跟市场政策有关,那几年小排量汽车受惠购置税减半政策,大量的补贴促进地县级城市购车,宝骏和五菱销量也随之上涨。可以说,当时的热销也透支了之后的市场,17年年末补贴政策结束之后,低端车市场整体陷入低迷。

低端市场持续下行,上汽通用五菱遭遇销量连降,沈阳终于意识到转型迫在眉睫。2019年4月,上汽通用五菱创立了新宝骏,该品牌比老宝骏配置提升、单车价格提高,承载公司转型期望。

然而,新宝骏并未能让上汽通用五菱走出困局,2019年宝骏品牌销量为61万辆,同比减少28%,甚至还高于五菱品牌5%的下滑。今年5月,新宝骏旗下6个车型累计销量不足2万辆,销量最高的RS-3当期也仅售出4033辆,与昔日单款车型月销超过4万的老宝骏仍有不小差距。

在曾志凌看来,新宝骏脱离低端品牌,把售价定在10万上下区间,面对的是一个红海市场,上汽、长安、吉利主机车型也都在这个价位区间,竞争很激烈,对手很多。这个价位不仅切入到主流自主品牌市场,一些合资品牌价格下探之后,也会和新宝骏展开竞争。

韩德鸿亦坦言:“10万左右这个价位确实竞争激烈,不仅自主品牌,部分合资品脾车型售价也下探到这个区间,现在自主品牌向上发展难,向下也很难。因为合资品牌向下打击,自主品牌靠过去的性价比,空间,三大价的性能很难取得优势,拼这几方面越来越难找到机会。”

原文作者:张诗雨
编辑:张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