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回到下滑旋涡

2023年开年,并没有给杨大勇一个好彩头。1月31日,长安汽车公布了2022年业绩预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最低盈利39亿元,同比增长135%。而这当中,合资品牌贡献寥寥无几。

2022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187万辆,同比增长15%,长安福特却仅卖出25万辆,同比下滑17.6。自主增长、合资下滑,长安成了国内汽车集团中少有的自主强,合资弱的企业。近年来,一批长安管理人员职务变动,当中就包括杨大勇,但他并非是调动至蒸蒸日上的版块,而是萎靡多年的合资企业——长安福特。

公开数据显示,自2016年至2019年间,长安福特接连销量下滑。2020、2021年公司销量好不容易有起色,在2022年却再度陷入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是长安福特高管宣传的“产品大年”,公司推出了包括全新福克斯、全新蒙迪欧、全新探险者等车型。然而,完善产品阵容的长安福特并没有增销,反而重回下滑旋涡。

电动化是长安福特又一逆袭机会,但并没有抓住。2022年,中国电动车销量增长89%,渗透率达到25%。在全球电动车另一大市场美国,福特可以说是传统车企电动化的成功代表。2022年,美国电动车销售近百万辆,福特这一年卖出6万辆。

福特在本土电动化的成功,未被带到中国市场。公司旗下电动车电野马2022年最高月销仅为1535辆,仅为比亚迪汉等自主品牌电动车月销的零头。而在美国,电野马销量仅次于特斯拉,在2022年7月月销曾达到4970辆。

 

中美协同性待加强

如何将福特北美电动化的成功移植到中国,仅是杨大勇需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与此同时,长安福特多年来中外方协调性差,中方高层对于产品适应性改进几无作为,以致任由对中国市场了解不足的外方占主导,更是长安福特陷入低潮的一大症结。如果说前者,杨大勇还可以凭借其在长安新能源经验去改善,后者的解决远不是那么容易。

2016年,长安福特年销接近96万。此后,接连有长安福特车主曝光翼虎断轴事故,令长安福特深陷“断轴门”,福特的口碑也随之下滑。2019年,长安福特年销下降到18万辆。在辉煌过去、事故频发的几年中,长安福特长期处于产品空窗期。2016年后,长安福特曾经有35个月为有新产品发售。

2018年10月,有着比前任们更大权利的福特中国总裁陈安宁上任。长安福特产品更新缓慢的问题逐步有所改善,2019年末,福特终于有新产品引入中国,SUV锐际在这一年推向中国市场。2021年,电野马、EVOS相继在中国问世。

然而,虽然引进中国市场,锐际、EVOS并未针对中国消费者做是适应化改造。尺寸大、空间宽裕的车型更容易受到中国车主欢迎。遗憾的是,锐际、EVOS和此前引入中国的福特SUV一样——空间偏小,尤其是后排较为局促。多款热销SUV在国产之后尺寸上做了优化,如宝马X5、途观L、昂科威的国产版都比进口版加长了轴距。

显然,长居海外的陈安宁在产品改造方面并未表现出对中国的了解,但长安福特中方高管也对此听之任之,无怪于日子每况愈下。

从中国汽车业发展历史看,成功的合资企业无一例外,都是中外双方能够齐心协力好好合作。双方都斗争不断,任由外方主导,中方高管甚至鲜少发声的车企无一裹足不前,除长安福特外,北京现代、神龙汽车亦是例证。若杨大勇如前任对长安福特契合中国市场未采取行动,等待他的很可能是百年福特在中国的进一步边缘化。

 

高光之后建树寥寥

长期主管市场、宣传的杨大勇职业生涯既有高光期,也有低潮期。杨大勇出生于1974年,算是老长安人,曾任长安汽车市场部副部长,商用车事业管理部副部长,商用车事业管理部部长,品牌公关部部长、党支部书记、公司新闻发言人。

2021年,杨大勇升任长安副总裁,第二年,由长安新能源调至长安福特,担任执行副总裁,成为长福中方一把手。

杨大勇之于长安,曾有过显著功绩。在长安从商用车向乘用车转型、到后来重点发展乘用车销量一路上涨期间,主管品牌宣传的杨大勇,对长安品牌形象的打造功不可没。但到了长安新能源,杨大勇却建树寥寥。

2018年8月,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将新能源业务打包并成立长安新能源,用独立个体来运作。2019年,杨大勇进入长安新能源,开始“主政”,在早期,其营销工作称得上乏善可陈。2021年,长安新能源仅销售2.7万辆。2021年长安宣布将推动UNI品牌化运营,实现全系产品的电气化,UNI序列的运营便移交给了长安新能源。

杨大勇曾公开提出:"插混可能是未来5年最好的选择,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拥有一台车,拥有两台车的家庭是属于精英层次的。"并表示:“UNI-K iDD正式吹响长安在新能源领域发展的号角,今年将是长安汽车在新能源市场正式发力的元年,也是新能源产品大年。”

杨大勇对插电混动市场的判断的确准确,比亚迪因为旗下插电混动车型的热销,年销量已进入中国汽车企业前三甲,但长安并没有在暴涨的插混市场中得益。长安插混SUV——“UNI-K iDD在2022年成绩并不好,全年仅售出1.2万辆,只达到价格略低廉的比亚迪宋PLUS DM-i的2%。

长安福特虽体量严重缩减,在长安系中的地位也不比从前,但百年福特若是在中国就此一蹶不振,无论对长安还是福特都有失颜面。只有加强合作,让福特产品更贴合中国车主需求,让长福走出低谷,福特与长安才能受益。摆在杨大勇面前的担子并不轻。

原文作者:张诗雨
编辑:张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