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网 评论】如果以西方汽车发展历程来看,中国车市从模仿起家,几乎是“跳跃式发展”,这其中充满了矛盾。一方面是对于自身核心竞争力和技术能力越来越清醒的认识,一方面确实不甘落后,继续大踏步扩张。如此理性与悖论的并存,值得认真研究。

按照正常的轨迹,技术与销量、公司与运营总是相辅相成,在扩张的同时,伴随着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推进。不过为了赶超欧美日,中国采取了以模仿开始,寻求合资,不断扩产的“捷径”,并希望能在这个过程中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出来。

但作为后进者,是有压力的。现实的操作中,也往往由于壁垒的存在让人“心生杂念”,寻求更早简单的方式来发展。比如拿来合资方多年前的图纸更改设计,老款车型换新装继续推新,关键技术直接使用现成的成果,如此一来,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搞所比较熟悉的“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而不是特别费力的获得回报。

在这样的刺激下,纷纷采取扩张的态势,追逐短期回报,轻视长期投入以及质量,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随后,几十年的发展,市场没有换来技术,换来的反而是包括自主品牌在内的集体弱势。这让车企不得不痛定思痛。

令人看到希望的是,从国企到民企,对此已经有了一定的共识,开始选择做精而非盲目做大。奇瑞大力削减产品结构,提出“技术奇瑞”的路线;吉利在经过多年的整合、收购沃尔沃之后,也开始重视系统方面研发;长城则十多年来一直集中精力做哈弗,终于独立门户;上汽、广汽、东风也有着不小的意愿在自主方面摸索前行;一汽自主业绩不佳也开始反思自身的体制问题。

除此之外,长安对五国九地研发基地的投入,以及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所超前的路,都在证明,自主实力的提高,是一道绕不开的门槛儿。所有企业在追逐规模的同时,都该考虑在全球一体化的今日,汽车的核心技术不能占据一亩三分地,很难脱离沦为代工厂的命运。

这是中国市场的理性之处,也是可以产生持久发展动力的必要之处。走出国门,收购海外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进而进行二次开发为自主部分所使用,成了新型的发展方式。

【中国车企习惯于“倒逼模式”?】

不过,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车企表现出由内而外的主动性,仍然显得不足。“倒逼”成了常态。比如汽车技术的更新倒逼国内汽车核心技术的升级;经销端扩张倒逼企业做好精细化营销;高品质的产品倒逼企业选择更好的生产设备与更有效的管理方式等等。

有一定压力是好事儿,但总是处于“倒逼”的状态,是不利的。现在中国车企与国外不仅是看清差距的问题,而还要包含主动性的问题,如何形成具有独立性思考、积极主动啃硬骨头的企业,成为当前最稀缺的资源。也正因如此,中国车市仍然处于悖论当中。

主要的合资企业纷纷“抢滩登陆”继续扩大投产规模,成了业内竞赛的“潜规则”。自主企业更是对此趋之若鹜。不过,这背后意味着是一个系统的扩张,是制度化的运作结果,需要接受市场检验。同时应该注意的是,与合资企业投资规模扩大的同时,自主车型仍然面临提高市场认可度的瓶颈。

这其实是一个悖论,外表看似对蛋糕的无限看好,实则是为了尽可能的扩大影响力。但影响力不仅包括销量,中国市场也不会简单的被数字填充“一遍即满”。相反,随着技术进步、概念跌出,品牌效应,自主企业可以借用基于本土的优势,以更加低廉的成本,稳步上升的质量和口碑,具备创新性的、贴近购车人需要的方面来崛起新的道路。

例如,在人机互动、车载智能、电动车核心部件、差异化和精准化营销方面,自主企业并非没有机会。于此同时,国内车企借助合资力量的同时,在全球其他市场的开拓也有利于继续加大技术和产品研发的力度,例如涂装对涂装工艺的高质控制以及形位公差的配合研究,将直接有助于提高终端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因此,跟风扩建并非唯一获取自身优势的一个途径,悉心培养研发体制和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将让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这是市场的悖论,也同时是企业强大的矛盾统一体。(文/中车网 孙平涛)

:本文为中车网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违者必究!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