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苟延多年以后宣布破产,这似乎已经成了不是新闻的新闻。当日本企业终于为自己能坐上汽车行业头把交椅而沾沾自喜的时候,世界上多数汽车巨头们的目光已经延伸到了通用破产的背后,底特律又一架巨大的工业机器倒塌了,我们该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淘换到一些能够使用的零件,装在中国汽车工业的框架上?

美国汽车工业一直是三足鼎立的现状,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三大汽车巨头隐然呈现无法支撑的局面,破产只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无论三巨头的哪一个倾覆,带给美国汽车工业的都绝不仅仅是阵痛,那应该是一种天塌了的感觉,虽然不远的未来,美国其他的“天”还会陆续的塌陷。

反观中国汽车市场则没有这方面的担忧,中国有无数可供破产整合的汽车企业,中国汽车工业讲得好听点叫百花齐放,讲得不好听点就是山寨横流。

迄今为止,我们可以看见的大型汽车制造企业里,既有一汽,二汽,上汽,广汽这样的国有老牌,也有奇瑞,吉利,比亚迪这样的民营新秀,不光如此,中国汽车市场上还有几乎无法计数的小型汽车生产企业,窝在某个偏僻的山沟里,或者蜷缩在一些极端的地方保护主义之下,顽强地生存着,挣扎着。而我们的汽车品牌更是花样繁多,推陈出新,随便拉过某一企业的生产目录,我们都可以发现几乎囊括了全部级别的车型,从A0级到C级,从价值数万到数十万。但是无一例外,中国的汽车企业们几乎没有自己的自主研发的能够与合资品牌竞争的中级车型,更不要说那些只能让我们仰望的豪华品牌。

当然你也可以说中国还是有自主品牌中级车的,例如奔腾,例如荣威,那么请看一下这些车型的市场占有率,中级车市场上的自主品牌只能说已经有了身影,还完全谈不上占有市场。

通用的破产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何时出手,付出什么代价,拿回什么资产,那将是在不远的将来迟早会发生的事情。但是通用的零件真的能用到中国汽车企业的身体上吗?

集全美国的力量,美国有了三大汽车公司。把全中国的汽车制造潜力打散,中国有了五十多家汽车生产企业,这是一个无法逃避但是又惭于面对的现实。无论哪家企业拿到了通用的某个品牌,最后的结果大多是要看着这个品牌在自己的手中暗淡下去,看着付出的资产逐渐的缩水下去。中国汽车市场发展了三十年,我们还是没有收购通用零件的能力。

从中央各部委到地方政府,到法律、检查、到企业、高校、商业界,均缺乏严谨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中国忽悠文化和山寨文化盛行,决定了中国不可能生产出世界一流的产品,甚至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利用好世界一流的资产。

汽车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无论是汽车产业还是相关附属的摩托车产业,中国市场的产销量都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了世界第一的水平,以中国汽车产业的潜力,打造出几个通用丰田这样的航母级企业绝不是痴人说梦,十双筷子可以抱成团拒绝折断,但是现在呢?现在我们只能看着中国市场上,一百双筷子互相打架。

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骄傲的说:我们有世界第一的产销量,我们有五十多家汽车生产企业,一百七十多家摩托车生产企业。每一个欧洲日本美国人也都可以骄傲的对我们说:我们造的一辆汽车可以买三辆中国造的汽车,中国的摩托车价格只有日本摩托车的六分之一。

同样的钢铁,同样的技术原理,相对更低的人工成本,我们却只能造出三分之一的汽车或者六分之一的摩托车,这不是悲哀,还是什么?

当美国人用卖汽车的钱建立了世界一流的研发中心的时候,中国市场上的汽车企业们在拼价格;当欧洲人用数十上百年时间建立起一个又一个豪华汽车品牌的时候,中国市场上的汽车企业们在拼价格;当日本人用严谨的作风认真的态度把经营成本压缩到最低,用最新的技术最合理的配比把产品成本压缩到最低的时候,中国市场上的汽车企业们在血拼价格!

我们不能埋怨政府没有保护汽车工业,相反正是因为政策上太过于保护中国汽车工业,造成了如今这种积弱。我们不能埋怨消费者不够爱国,在中国买车还是一件奢侈的事,你不能指望人家辛苦积攒了足够的钱,却只能买一辆毛病不断的破车。我们只能说,目前的中国汽车企业们还没有意识到市场的残酷性,还没有意识到什么叫破而后立,自立自强!

经济危机还在持续,世界汽车巨头们的破产陆续进行,通用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当全世界的汽车工业格局都在发生重大改变的时候,我们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一点,把市场开放得更彻底一点,让竞争再激烈残酷一点。该淘汰的淘汰,该整合的整合,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帮助中国崛起的航空母舰,而不是百来条漏水透风的破船。

很显然中国汽车工业还没有足够的准备去收购美国的零件,中国缺乏一种呼声,一种能够让足够多的人去重视,去警醒的呼声,当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去改变市场的时候,中国才能真正的打造出自己的汽车航母,才能真正做到拿来某个汽车巨头的零件的时候,物尽其用。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