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确实很难看到这款车的踪影。”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笔者一汽马自达的朋友表情略显无奈。
一款邀请奥运八金得主大腕代言的新一代中高级产品,在上市3个月后,我们依然不能查知相关的销售统计数据。与厂家平时高调的新车预定数量和首月销量宣传大不一样,一汽马自达对Mazda睿翼的‘营销’并没有跟进。当然,我们同样只能在大街上偶遇Mazda睿翼。
根据中车网从一汽马自达经销商终端采集的信息看,睿翼在售的车型中并没有包括导航版,销售员反馈说厂家暂不供货。与此同时,一汽马自达官方发布新的商务政策:为了报答睿翼客户对睿翼产品长时间的等待,一汽马自达将为已经购买马自达6睿翼的首批车主的爱车,免费加装原厂GPS、蓝牙以及DVD三项豪华配置,所有费用将由一汽马自达承担。
不难理解,在售的尊贵版和至尊版也都将免费赠送GPS、蓝牙以及DVD三项豪华配置。是的,这是另种形式的促销与降价。
从最初拍板同堂销售、睿翼产品命名,到聘请菲尔普斯担当形象代言,再到上市前的价格竞猜活动,一汽马自达对Mazda6睿翼上市进行了长达一年的预热宣传,该车型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只是,与前期的高调宣传截然不同,在上市三个月后,一汽马自达对睿翼的销量却保持异常的沉默。在今年4月份的睿翼全国上市现场,一汽马自达销售副总经理于洪江曾对中车网表示,睿翼的目标是今年销售4.5万辆,基本上要保证月销量超过7000辆,跻身中高级车三甲。
实际上,由于从4月上市至今,睿翼的终端交车数并不多。据笔者一汽马自达的朋友透漏,截止6月27日,华南首批32位睿翼车主在漫长的企盼后才率先拿到睿翼车的钥匙。
对此,除了促销外,于洪江于7月10号还对外宣布调低睿翼的全年目标,从4.5万辆调整至2.8万辆。这直接导致睿翼今年的销售目标顿减1.7万辆,目标月销量也从超过7000辆缩水至5000辆。
“同期上市的新车纷纷首战告捷,但Mazda6睿翼上市近三个月,几乎仍然见不到该车在路面行驶。一汽马自达内部或睿翼本身可能存在一些难以说出口的问题。”外界纷纷对睿翼的表现做出了猜测。
“葛总已经通过上面关系和一汽马自达方面的领导协调好了,先照顾自主车型的生产,B50上量阶段很关键。”葛总是一汽轿车的销售老总。据一汽轿车的人士透漏,在经过一系列的谈判与拍桌子后,一汽马自达方选择了妥协——让路于奔腾B50,这条路是指产能。
我们知道,一汽轿车和一汽马自达目前只有一条生产线,按照当年合作的规划,一汽马自达Mazda 6同一汽轿车旗下的奔腾系列车型共线生产,设计产能为12万辆。但是在Mazda 6睿翼和奔腾B50相继上市后,一汽轿车的产能矛盾已日益显现。
据笔者一汽马自达朋友介绍,即使在经过10小时+10小时的两班倒生产压榨后,该生产线一个月的生产峰值也只能达到1万8千辆左右。然而,从现有一汽轿车/马自达车型的产销情况看,睿翼和B50落入了尴尬的局面。
从上半年看,马自达6共销售了39382辆,平均月销量为6600辆左右,奔腾B70上半年共销售了25226辆,平均每月为4200辆。还有一点我们需要考虑到,在马6和奔腾B70不断刷新纪录的背后,两款车型的库存已经接近极限。
从而,在6600+4200的销量基础上,保守估计,马6和奔腾B70每月占用的产能就要达到13000辆以上。恰巧的是,睿翼和奔腾B50的终端铺货时间几乎同时开始。对于一汽而言,手背手心都是肉,尽管手背的肉比较值钱,但手心的肉明显更为可靠与亲切。这手心便是奔腾B50。
“于也很无奈,一汽轿车几乎把剩余不到5000辆的月产能全留给了奔腾B50。”相关人士透漏,“不仅于洪江没有办法,马自达方也是出于比较弱势的位置。”
现在的情况是,一旦奔腾B50的销量打开的话,睿翼的产能将会持续受到限制,而这对睿翼能否取得市场成功运作将会造成致命的影响。
在整体规划方面,一汽和马自达还是没有上汽和大众、通用之类的老道和有远见。虽然新工厂已经在建,但睿翼的问题却是当下的。一旦产能一直受限的话,作为第二代马6,睿翼很难取得前辈的意外成绩。
谈中高级前三太远了,还是把产能矛盾解决才是实事。睿翼,路漫漫其修远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