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5.12四川大地震以来,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备受各界关注,从功利角度来说,如今人们对一个企业或者品牌的印象、口碑、整体形象等的判断越来越多地与它们的“企业公民”行为相挂钩。但是日前公布的一份《企业公民蓝皮书》却显示,虽然社会责任已成为衡量企业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我国仍有99%的企业没有履行慈善义务,“企业公民”建设亟待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所谓的企业公民(Coporate Citizenship),一般解释为企业为了表达出对人类、社区以及环境的尊重,所做出符合道德及法律规范的发展策略。另一相关的定义是指,一个公司将社会基本价值与日常商业实践、运作和政策相整合的行为方式。

对于企业主体,简单来说,企业公民是付出或者回报,是一种发展策略。尤其是那些来中国淘金的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国人对它们的要求似乎更苛刻,期望值更高,为了融入本土,与消费者打成一片,获取大众认可,它们就需要施行企业公民策略,比如热衷公益事业,大搞各种慈善活动,树立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崇高形象。毫不夸张地说,那些在国内成功的外来品牌几乎都成功地运用了企业公民策略,或者公益营销手段。

在国内汽车界,广大汽车企业大多具有企业公民意识,如果翻看一下抗震救灾的捐助名录就可以发现,汽车企业还是非常慷慨的;除了非常时期,汽车厂商还经常举行一些公益性的活动,效果也很好。当然,捐款捐物、搞点活动并不是企业公民的全部,却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表现形式。鉴于汽车商品和这个行业的特殊性,汽车厂商的企业公民意识相对来说比较自觉。

比如,东风日产日前在广州发布了企业公民战略报告,明确了东风日产未来在企业公民方面将以共创价值、共谋福祉为核心理念,以成为倍受信赖企业为目标愿景,在顾客、环境、员工、合作伙伴、股东、社会六个直接利益相关方中,有系统、有规划地开展企业公民实践,并表示未来三年将再投一亿元用于社会公益活动。该报告对企业公民的内涵理解更深刻,将其提升到了战略高度,作为企业的发展策略来对待,比偶一为之的零星捐助施舍要系统、全面、成熟得多,值得所有的汽车企业学习借鉴。

或许,我们对汽车企业的要求还不至于那么高,要想在“顾客、环境、员工、合作伙伴、股东、社会”等六个方面都做出成就非常不容易,因为国内的很多企业还在为提升产品品质而不断努力着,而这正是企业公民责任的首要一点,如果产品不行,顾客不满意,再仁慈也没有用。据悉,东风日产今年上半年新车累计销售225,074台,同比增长了41.3%,不敢说这是作为一个企业公民的回报,至少说明它具有履行企业公民责任的良好基础。

其实,做企业公民不用标榜,重在实践。而随着国内汽车业竞争的加剧,汽车厂商更需要动用各种手段吸引消费者,这是营销策略,同时也是树立自己品牌形象、增强竞争力的方式。尤其是合资品牌,要想在本土化的过程中融入并占据更大份额的市场,培养企业公民文化是一条必然之路,也是决定企业将来成败的重要因素。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