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网 评论】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长安机油乳化问题,又一次成为悦翔用户反馈的焦点问题。这不禁让笔者想起了去年在长安150年周年庆的时候,其所宣布的2020年达到600万辆销量的愿景。在感情上笔者是支持长安的,甚至希望其能超越大众成为我国自己的第一品牌。但愿景虽好,更需实际,路漫漫其修远兮,更需要长安正视和牢记。

“五国九地”并非炫耀资本

“五国九地”、“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千人计划”等等,这些词汇一度成为长安彰显实力的代言词。但在浮华之外,长安应该意识到,即使是其当上了“研发实力”国内第一,但仍然和国际有着巨大的差距。

奥迪全球只有3个研发中心,却能在中国稳坐豪华车市场第一把交易;现代没有“五国九地”的庞大规模,却在中国做的顺风顺水;奇瑞仅和以色列工业集团合资打造了观致一款车型,就被外媒视为“威胁者”;比亚迪国外没有多少研发基地,却在电池领域做到了全球领先;长城更是从做皮卡的厂家,做到了今天SUV中国市场第一,到现在也仅有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个研发中心。

【长安“五国九地”能否集中资源?】

这充分证明了,研发能力,实际上与规模没有正比关系,而与质量和效率以及研发机制有很大关系。如果翻看长安历史,其海外研发中心对于长安来讲更多的像是“外包”,而真正属于自己的核心研发人才还是较少。

而“九地”所能发挥的作用也曾经一度让人感到担心,尤其是对于研发这个问题,“人多事儿难办”是很明显的问题。据长安内部人士反映,许多研发内容在创新方面“几无新意”,更多的是将外来的图纸“照猫画虎”,缺乏自身研发和创新的体系。甚至此前,就已经发生过长安北京研究院“名存实亡”“人浮于事”的现象。

因此,“五国九地”并非长安可以经常拿出来炫耀的资本,反而应该成为长安为此应该尽力去达到如此规模之水平的一面镜子,尽力提高研发质量。

钱要花在刀刃上

与其“五国九地”的研发基地相配套的,就是长安下一步需要尽力将“钱花在刀刃上”。从每年的经费上来看,长安方面称其减持将每年销售额的3.5%至4.5%用于科技创新,但在各个项目和实验室之间,如何将钱最大化的转化为生产力,是长安面临的问题。

以近日的长安CS35机油乳化问题为例,这可能就是“钱没花到位”的一个侧面反映。机油乳化问题既反映了长安在研发实力上的短板,也反映了在长安“引以为傲”的自主发动机技术方面,投入可能还远远不够。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在项目层面,包括传统自主车型、新能源、以及重点攻关项目,长安方面也没有透露具体每年的资金投入情况。在一些常见的电气设备,如空调等,长安自主车型的质量的确和合资车型存在差距。

同时,资金的使用,重要的一点作用,是为长安优化研发和生产体系,以及研究如何让投资最大限度的转化为生产力。如果在上游能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则包括CX35\悦翔关于乳化烧机油的投诉,就没这么多了,产品的整体品质也能更上一层楼。

600万辆更多是愿景

而600万辆对于长安来讲,并不应该仅仅是愿景,要想实现,需要更为实际的作为。如果按照长安所称,自主品牌战50%~60%,在2020年大约要达到300~400万辆的产销规模,而目前长安汽车2012年自主品牌销量仅为42万辆,7年时间显得太短。

为此,长安理应抛开“光环”,尽可能多的将资源进行整合,比如长安收购长安PSA。而在其他方面,长安应该将精力更多的放在解决发展瓶颈、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的问题上。套用经济学的名词,“中等收入陷阱”也同样适用于长安——有了一定销量,也有了一定口碑,就开始在追求产销数据上走的越来越远了。

在目前CX35机油乳化问题刚刚召回之时,其悦翔又被消费者广泛反映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而面对即将上市的中高级车睿聘,又会有什么新的问题在等待长安去解决?

因此,长安应该将更多地经历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而不是将愿景“广而告之”,以免有“画饼”之嫌。(文/中车网 孙平涛)

:本文为中车网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违者必究!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