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22年末一汽集团两大合资品牌相继换帅后,2023年开年2月份,一汽集团再次发生重大人事变动,其掌门人徐留平离任一汽集团,履新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新的接班人暂未公布人选,原工作或将暂由中国一汽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邱现东主持。

目前,一汽集团的管理层领导班子由邱现东、王国强、董云鹏、雷平、刘亦功、周治平和梁贵友等七名成员组成,随着行业改革的推进,各大车企尤其是传统车企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是与日俱增,新的一汽领导团队以什么样的改革面貌走向未来5年令人关注。

一汽集团,同级中的优等生

事实上,在集体换帅的三大汽车集团中,一汽集团的发展一直都是可圈可点的。

数据显示,2016年是东风汽车集团的销量巅峰时期,全年累计销量427.67万辆。此后,其便开始了连年下滑的态势,2017年东风汽车集团销量为412万辆。此后受到汽车行业大环境的影响以及企业发展战略发生变动,东风汽车集团销量一路下滑至2022年的246.07万辆,六年降幅达42.46%。

相比之下,上汽集团则稍显好过,但其也是在2018年的705.2万辆一路滑落到2022年的530.3万辆。5年间其销量跌了25%,市值更是直接蒸发了超2000亿元。

在东风和上汽如坐上滑梯一般直线下滑时,一汽集团稳住了其整体大盘。数据显示,2017年-2022年,一汽的销量分别为334.6万辆、341.8万辆、346.4万辆、370.6万辆、350万辆、320万辆,可以说是在稳步推进。

2018年,一汽集团基于对行业的认知,正式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内部改革,首先,明确了三项具体工作:第一件事是全力以赴打造自主品牌,迅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二件事是坚持“两条腿走路”,继续抓好合资合作,增强后劲;第三件事是进一步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

一个月后,一份组织架构改革方案在一汽集团内网公布。通过 “全体起立,竞争上岗”的回炉式竞聘方案,对自主板块进行重组与优化,提高效率。其中,红旗事业部将由一汽集团总部直接管理,在自主乘用车和自主商用车领域,分设奔腾事业本部和解放事业本部。

其效果也是相当显著,其中红旗品牌更是飞速成长。2018年4月,红旗H5的问世,品牌朝更加年轻和动感的方向,结合在B级车市场的性价比优势,帮助红旗打开市场局面;2019年,红旗又推出了两款全新的SUV红旗HS5和红旗HS7,抢占 SUV市场。红旗打开市场化局面的主要思路是“越级竞争”以性价比抢占市场。例如,红旗H5对标的是豪华品牌的宝马3系、奥迪A4和奔驰C,但价格比雅阁、凯美瑞、帕萨特等合资品牌中级车更低。

红旗H5和HS5两款B级车,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红旗品牌的销量快速攀升。2020年,红旗品牌销量首次突破20万辆。2021年,红旗品牌销量突破30万辆。

从年销几千辆到突破30万辆,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性的成长和进步,而这也得益于一汽集团内领导班子的同心协力,但在红旗品牌快速成长的同时,也并非没有隐患。以价换市的同时,红旗品牌的品牌溢价低,是其跃阶为一流高端品牌的桎梏。此外,红旗品牌切入新能源赛道较晚,在全年行业向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红旗品牌能否在电动化领域有所突破也是未来新的接任者将首要面对的难题。

一汽集团的改革仍需努力

在一汽举全集团之力大力发展红旗品牌的同时,不可避免的集团子品牌支持力度也就会稍显不足,资源也相对短缺。而这也造成了,在一汽的自主乘用车板块中,在红旗品牌蒸蒸日上的同时,一汽夏利因亏损严重退出了历史舞台,一汽奔腾目前的发展处境也并不乐观,数据显示,一汽奔腾2022年总交强险数为6.4万辆,同比下跌11.12%;销量实现5.7万辆,同比下滑21.89%。

红旗品牌昂扬的同时,奔腾品牌正在向着反方向进发。陷入销量低迷、质量问题缠身,市场竞争力严重不足的境遇。

自主板块不景气的同时,一汽集团的合资板板块也不容乐观。一汽马自达在2021年8月份宣告退出历史舞台,一汽-大众和一汽丰田也在此时各自遇到了难题,受到芯片短缺、疫情、燃油车市场受到挤压等考验。

具体来看,一汽-大众虽然仍是国内销量最高的乘用车品牌,但一汽奥迪在与奔驰、宝马的较量中略处下风;一汽丰田虽然在2021年突破了年销量80万辆的大关,但2022年已经被广汽丰田超越,彼此之间已经拉开了不小的销量差距。

事实上,过去几年,一汽也希望通过高层的调整来持续激发合资品牌的活力与潜能。

2022年年末,一汽集团对旗下的一汽-大众和一汽丰田进行了集中的高层人事调整。聂强接替郭永锋出任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商务)副总经理及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董修惠将接棒胡绍航出任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任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永锋、胡绍航调回一汽集团。

需要注意的是,在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大趋势下,一汽集团的转型速度略显缓慢。在新能源领域,一汽的自主品牌板块只有红旗品牌“独木难支”,相比早早全面转型新能源的比亚迪和势头正劲的广汽、上汽等,一汽自主的新能源板块表现并不亮眼;在合资板块也不够优秀。不夸张地说,在燃油车时代,合资品牌成为了一汽集团的核心业务支柱。但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截止于目前,在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合资品牌并没有展现出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可以说,在传统燃油车市场,合资品牌占据了主导地位,自主品牌崛起遭遇极大阻力。而通过新能源赛道换道超车之后,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站在了一个起跑线,甚至还要领先几个身位。同时,随着蔚小理们以产品和服务站稳中高端汽车市场,比亚迪凭借技术实力全面突破,国产自主品牌迎来了广泛的市场认可。相比之下,合资车强势而僵硬的品牌策略,在新时代下更显不合时宜。而一汽集团在这样的情况下,转身也显得迟缓了许多。

如今,在汽车产业巨变时代,行业重新洗牌之时,新能源汽车时代自主品牌崛起的大趋势下,一汽集团并未占得先机,“独苗”红旗的发展速度也在同步放缓,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汽集团如何找到新能源改革的破局点并完成向着全面新能源的转身,或许是新的接任者肩上的重担。

原文作者:Aries
编辑: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