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网 评论】某种意义上讲,合资自主实乃政策的产物,政府本是好意,但在执行层面,不幸的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暗度陈仓之事,却似乎怎么也躲不过。尤其是目前来看,合资自主在豪华车领域,多是纯电动,更是彰显“醉翁之意不在酒”。

上海国际车展上,大量的合资自主品牌被展示出来,新老“齐聚一堂”。包括一汽丰田“朗世”、华晨宝马“之诺”、北京现代“首望”、一汽大众“开利”、上海大众“天越”、东风悦达起亚的概念车等等,但目前来看,实现量产的车型少之又少。仔细研究一下各个厂家的策略,就可以发现一些值得玩味的事情。“合资自主”的美好初衷,与现实中的尴尬,就是浑然天成的一对儿“冤家”。

【部分合资自主品牌】

从政策上来讲,早在数年前,我国政策就规定,“如有计划新增整车项目、企业扩建产能以及跨类生产,商用车企业投资生产轿车,都必须满足自主品牌、自主开发的条件。而对于已有一定产能规模的合资企业,如果需要扩建或者异地建厂,前提需满足‘新能源汽车’和‘自主品牌’的两个必需条件。

国家的本意是希望能通过宏观以及硬件的限制来实现,对自主品牌的扶植、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输入,最终实现借中国市场来提升我国汽车工业水平的积极意义。但限制“新能源汽车”实际上对于外方进一步在国内市场“兴风作浪”没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至少会有三点,推合资自主对提升自身的汽车工业水平,没有明显进步。

第一:目前主流的国际车企,均已经有了对于新能源项目的开展,从政策上,其便拥有了申请扩产、扩建的“敲门砖”。首款车型推出新能源车型之后,实际上可以将后续资源用在成熟的、主流产品的异地建厂或者扩建上,尤其是对于大众、通用、宝马这样的大型集团而言,让其产能提升变得更为便捷。

第二:中方在合资自主品牌中,真正的话语权并不多,核心技术外方不可能进行共享,在共同开发的过程中,由于高级领导人和资源配置的问题,实质上中方的研发可能受到制肘,关键的图纸和研发体系、管理体系,也多是由外方输入。实际上,这对对于提高自主的研发能力并不给力。

第三:合资自主品牌将资源集中在新能源领域,利用其在新能源方面的技术优势,提前对中国市场进行“摸底”,并且积累做产品和技术的储备。这很好的规避了与传统汽车形成内部竞争,仍然有利于外资方利用其技术优势,在传统领域掘金。仓促上马的合资自主品牌往往利用的是老旧平台“新瓶装旧酒”这实质性的影响到了产品的竞争力。

某种程度上,合资自主也可以理解成“中方牵头、外方导向”的发展模式,有了上述的分析,对于其在技术和生产的上贡献,得以更真实的反映出来。推合资自主,到底为哪般?

政策暂时无法修改的前提下,中方在合资自主中需要学会“步步为营”,真正“师夷长技以制强”。

一方面,在与外方合作的同时,强化自身的研发体系,并且紧跟国际潮流,做好长期不断提升研发水平的“打硬仗”准备;另一方面,需要不断积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在技术和方法上,对外方提出更多的共享要求,以此来尽可能的接近始终无法掌握的核心研发能力。

与此同时,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对于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单纯的模仿和等待是无法获得的,必须有“沧海行舟”的勇气和耐力,方能在下一波汽车产业革命到来前,重新掌握主动权。(文/中车网 孙平涛)

:本文为中车网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违者必究!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