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网 评论】力帆汽车可能在很多人眼中并不熟悉,因为其最早以摩托车业务起家, 但对于圈内人士来讲,王德伦的离职,不免担忧力帆未来该怎么办?而对于力帆自己而言,虽然其表示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但人才的断档期,却是实实在在的。

王德伦的“前世今生”

以王德伦的经历来看,可谓“十分丰富”。早期,其身居克莱斯勒要职,几乎做便了美国克莱斯勒的所有职位。在底特律汽车城遭遇经济萧条之时,或是巧合或是其看到了长远的发展空间,其毅然回国,并于2003年加盟力帆。

在上任之后,王德伦就开始“大刀阔斧”的砍掉了力帆“不切实际”的造车梦,提倡对于总的系统的监控力,这明显的提高了力帆产品的工艺品质。其经历以及在力帆的经验中,显示出“果敢干练”的作风。而加盟力帆之后,几乎成为其汽车业务的灵魂人物。

【王德伦】

虽然在2003年加入力帆之时,当时的职务是“汽车项目技术总监”,实际上却是力帆集团轿车工厂的指挥长,同时也是力帆集团轿车技术专家、汽车项目总指挥、产品委员会主任等,可谓身兼数职、肩担重任。而那个时候,力帆集团还只是一家没有造车资格的民营企业。2年后,即2006年1月,王德伦参与设计制造全过程的新车——力帆520上市,这也是力帆从摩托车行业跨入轿车制造业的处女之作。

从此,汽车业务成为力帆的主营业务。在随后的几年的发展中,力帆系列逐渐有了自己的一点市场。并在2010年11月25日,力帆股份成功在A股上市,成为民营整车企业中第一个吃螃蟹者,并预备启动15万辆的整车项目,尹明善也希望借此来实现力帆的跨越。此时,力帆汽车最需要就是王德伦这样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出乎意料的离职

但就在尹明善“大展宏图”之时,王德伦的离任无疑对力帆是个明显的影响。根据此前消息,王德伦的离任显得很突然,并且对外界十分低调。而新的继任者力帆方面并没有公布,这连内部都感到“出乎意料”。力帆也对此表示确认。而其内部人士则更是表示,“像他这样的人才确实比较抢手,对他来讲,也许我们公司的‘庙’还有些小,应该是被别人挖走了”。同时,王德伦的去向也不曾有消息浮出水面。

这时候,可能最着急的,当属尹明善了,缺少了王德伦作为灵魂人物,再加上力帆目前处于关键时期,上市之后的15万辆整车投产项目可以被看做是做大市场的第一步,此时离职,尹明善急需要一位能了解力帆、胜任力帆新职位,并且懂市场和技术的人才,但以力帆目前的实力来看,似乎难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到,因而从内部临时性的提拔人员来任用,概率可能更大。

力帆后继该怎么办?

客观的讲,此前在王德伦的率领下,力帆刚刚形成了包括520、620、320、720等轿车和X60越野车等车型的体系,但力帆在管理和销售经验上,还显得比较年轻。虽然力帆内部人士强调,王德伦在任期间,已经为力帆构建了相对成熟的研发体系和国际化人才结构,产品线也已经丰富,其离职不会为力帆的运转造成影响。

但对于力帆而言,从第一款车下线到现在,也不过是四五年的时间,企业正需要的是在管理和销售上能为力帆带来新建树的关键人物。但遗憾的是力帆对于该位置的后继人员,还不明朗。

同时,力帆目前的销量虽有起色,但其2012年的全年销量仍然在品牌排行榜前二十名开外,其今年一二月分的销售数据也成下降趋势。而来自民间的反馈表明,整车的制造工艺水平还有待提高,王德伦的离任,无疑加剧了力帆在瓶颈期所滞留的时间。

在15万辆整车项目投产以后,如果王德伦在,可以在生产管理领域予以深化,同时也可以利用其工程师的身份继续丰富、组建研发团队,如果从内部提拔,能否像王德伦一样具备全球视野,从实质上提高其力帆汽车的品质?此外,在尹明善的规划中,汽车发动机和新能源项目,也是未来力帆的一个主要方向,但仍然遭遇该何人担任的难题。

相信,在王德伦离任之后,上述问题将成为尹明善急于解决的主要问题。而下班之后,尹明善思考的问题,估计就是如何建立能长久吸引和留住如王德伦这样人才的机制了。(文/中车网 孙平涛)

:本文为中车网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违者必究!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