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说丰田汽车成立多年的位于东京日本总部的中国分部将正式向北京搬迁。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丰田所有在华决策都将在中国完成,丰田中国本部将掌握区域性大权,甚至做出了“丰田章男交出在华决策权”的解读,是为了迎合中国市场并展开市场反击。

这其中“迎合中国市场”固然不假,但是“市场反击”就有点意淫的味道。其实丰田汽车中国分部搬迁到中国,它里面的“内阁”人员也基本是日本人,不过是信息沟通更方便了些。一汽丰田在天津一直不温不火,稍微卖得好的广汽丰田还在广东,离北京将近3000公里。这和中国国内到日本的距离又能够差多远呢?所谓“搬迁”是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还有就是不少人一厢情愿地把2011年下半年丰田研发中心的成立以及年初的交权看成是丰田对2012年中国市场的凶猛发力,并且顺带着认为要不是2011年的一场日本地震以及泰国洪灾,凭借着3月份发布的2015中期大战愿景规划就提前打响了与通用、大众的中国争夺战。

其实丰田现在根本已经没有反攻的实力了,能够僵持局面就不错了,甚至可能是完全处于战略防守的被动状态。这看看2011年的产销数据可见端详——

国际市场上方面,丰田汽车2011年销量为795万辆,比上年减少了5.6%,退居第三位。美国通用汽车以903万辆的销量重夺冠军;亚军为德国大众汽车,销售816万辆。紧跟在丰田后面的是雷诺日产联盟,2011年销量为739万辆,居第四位。第五位是韩国现代汽车,销量为659万辆,增幅高达14.8%。

在中国市场上,丰田也和通用以及大众距离越拉越大。截止去年11月,丰田在中国的汽车销量约为77.5万辆,至增长了6.7%,该成绩基本无望完成年度销售目标。大众两个合资公司在中国卖出了211万辆,比去年增长了15.5%;通用更是卖出了235万辆,增长了8.2%。

现在的丰田在中国市场,除了凯美瑞之外,还有什么车型能够在性价比上上得了台面呢?应该说基本没有了。

落实到企业动作层面。算上这次丰田搬迁中国分部,成立中国研发中心,这都还只是停留在管理层面,具体到新车研发、投产、市场见成效,那还真要等到2015年才知道。但是,大众已经明明确确地在丰田的华南势力范围开始建工厂和卖“本地”大众车了。这就是说,丰田的地域性政府优势也在慢慢减弱了。

相差通用和大众至少3年以上的市场布局时间,丰田想要实现“反击”可以说基本不可能。况且丰田汽车自身还有一大堆的问题。

这其中最大的问题也就是大家熟悉的“丰田之道”,原来教科书式的“精益化生产”、“高效的垂直管理模式”随着本土地震,泰国洪灾,日元汇率上升等天灾人祸暴漏出严重的问题。

为了保证本土的利益,丰田汽车在中国合资公司的零部件供应商基本都由日本总部指定,这种简单的供应链产生方式面对危机时的抗风险能力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日本零部件供应商的停产连锁反应式地导致其全球整车产销体系的瘫痪。而且随着日元走强,零部件供应商成本的上升,同时使得丰田在中国生产的合资车型始终不能降低成本以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而且在丰田汽车这个垂直的“烟囱管理体系”中,设计、采购、制造、销售等部门形成的是几乎平行四条直线,采取层层报批的方式,相互之间的意见只有到日本丰田总部才能汇集。这也可以理解为何丰田中国研发中心一直拖沓到2011年下半年才成立。

当然,丰田中国研发中心建立、中国部搬迁、以及区域性交权,说明丰田汽车和丰田章男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但是从认识到解决确实需要很长的时间,且不说新的A级车型和平台的研发与投产,光是目前现有车型动力系统的升级换代,就是一项长期而漫长的工作。

所以说丰田汽车在中国没有反击只有防守。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何丰田章男在面对公众时,只谈愿景却很少谈及对未来市场的具体看法和中国市场的反攻计划。(文/程文兵)

此文为中车网www.auto.net.cn原创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