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不仅仅是汽车企业,参与国际汽车行业并购的热情依然高涨,尽管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成功凯旋的喜报,然而坊间不断散布或者流传着一些国内企业即将收购某某海外品牌的消息,即使它们频遭失利,仍旧死不甘心。

对于争议最大的悍马收购案,又有媒体爆料,说四川腾中重工可能会通过离岸机构(李炎掌控的香港上市公司旭光资源)收购悍马,这样就可以避开商务部的刁难,在资金问题上也有来源保证。如此以来,此次收购就变成了非常私人化的行为,非议四川腾中重工就没有必要了。

而刚刚正式完成对澳大利亚变速箱公司收购的吉利汽车,不断传出其洽购沃尔沃的传闻,虽则吉利方面一再辟谣,奇怪的是,“谣言”竟然一再涌现。笔者对此曾作出分析,假如吉利拥有足够的资金是完全可以出手的,可惜它没有数十亿美元的闲置资金挪作他用,自从实施战略转型以来,吉利的精力几乎心无旁骛全都集中到了产品调整经营和内部组织管理,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谋求自主发展。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对象是北汽集团,近期它正在与广汽集团竞购福汽,这是国内有关部门大力倡导推动的实施兼并重组的一个案例,除此之外,北汽并不否认正在积极接洽通用汽车,出价并购后者在欧洲的欧宝品牌和Vauxhall。由于在欧宝问题上通用汽车属意加拿大麦格纳财团,加之来自德国政府以及其他竞购者的角逐,北汽胜出的几率不大。

尽管如此,北汽集团像不屈不挠的菲亚特一样表示并不气馁,不断调整自己的报价和降低要求试图打动通用,但是据说此次并购并不以谁出价高为准,而且北美的汽车制造商对来自中国的竞标者毫无兴趣。分析原因也很简单,通用不会全部出售欧宝,根据谈判的情况可能要控股或者占大股,对欧宝仍然拥有很大的决定权和收益保障,野心勃勃的中国汽车企业参与进来显然是个麻烦事儿。

欧宝和悍马的状况很不一样。旋即,知道自己没有多少机会后,北汽并没有放弃海外并购的强烈愿望,据悉北汽的后台北京市政府支持北汽继续寻找海外目标,包括支持北汽竞购福特旗下品牌沃尔沃。

可以说,不堪金融危机影响待售的汽车资产有许多,它们并不乏买主。在这场重新架构世界汽车产业格局的“抄底”行动中,中国企业表现出了积极主动的姿态,不过鲜有斩获。国内企业跨海收购才刚刚开始。只是,这个最佳时机能持续多长时间,很难预测,对我们来说可能稍纵即逝。因为全球汽车制造商都在寻求恢复元气,努力扭亏,趁机扩大市场份额,一旦它们走出低谷,或者在有完全恢复的迹象之前,就可能收回出售资产的想法,届时我们即使有钱也买不到了。

虽然国外大多数的汽车厂商仍旧在亏损,但是它们均估计会在今年有所好转,实现盈利的时间可能在两三年内甚至更短。福特在北美三大汽车巨头中随着通用的破产重组而重新跃居首位,一切向好发展;新通用不再是老通用,甩掉沉重的包袱后重新起航;随着它们的业务市场好转,出售资产的积极性便会减小,喊价必然会抬高,或者停止自残行为。

最新的数据显示,福特在第二季度亏损2.38亿元,通用的销量则下降了15个百分点,虽然形势严峻,但是与上个季度相比都有了进步,减小了下滑速度。福特美国的总裁就说:最黑暗的时期已经过去。

尚没有多大收获的中国企业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捡到篮子里就是菜。此想法严格来说虽然错误,反映了中国企业操之过急的心情,不过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们应该能对海外待售的汽车资产有个基本的了解,对未来市场走向做好了判断,那么,对于看好的资产,这时候不下手还等什么呢,难道在等别人把机会送到嘴边?显然,北汽意识到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问题。

况且,这本身就是一场比赛,是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一个机会,这就像是排位赛。

有媒体报道说,“韩国汽车制造商现已占据美国汽车销售量的7%以上,日本以外的亚洲汽车制造商的重要性必定会增长。印度的Mahindra & Mahindra Ltd.计划在今年年底进入美国市场。拥有捷豹和陆虎品牌的塔塔汽车公司则想将其Nano微型车引入美国市场”。而中国汽车呢?它们当前的海外目标还在东南亚、俄罗斯、巴西和墨西哥等市场,其中不少遭受的阻力重重,举步维艰。

过去,国内的一些汽车制造商曾计划通过与北美的汽车制造商合作突入当地市场,但是这些合作都随着局势的变动而告吹了,直接进口或者海外建厂也不可行,大概有四五年了,依然没有任何成果。此时适值北美汽车工业遭遇危难之际,中国汽车应该做出积极的反应,通过跨国并购或者其他方式进入这一世界上最大的主流市场,可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并不乐观。

有人说,笔者也说过,抓住国内市场就等于占领了国际市场,其实这是自欺欺人,因为我们知道,中国汽车在国内想提升一个百分点的比例都是极其困难的,正是在国内市场受限,我们才把目光转向了海外。再说,海外并购都有利于内外兼修,两者并不矛盾。因此,笔者还是觉得国内企业应该抓住最后的机会,否则真的会抱憾终生了。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