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的央视有一句很经典的广告语,叫做:“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想,用这句广告语来形容新购置税(草案),想必非常的合适。
首先,我们还是应该肯定购置税草案中积极的方面,比如说对现行的条文进行了全面疏理,去掉了没用的部分,又结合购置税的征税现状进行了重新的优化。不仅如此,由于有了章节,也显得更加的系统化。
[attachimg]0[/attachimg]
然而,对老百姓来说,如何征税并不是最值得关心的话题,征税的范围和多少才是核心要素。
恰好,购置税草案也对征税的范围进行了重新的圈定,把加价和变相加价也纳入了征管范围。而对变相加价的灰色地带,比如在店内进行装饰美容的部分,也纳入了购置税的征管范围。
如此一来,不管你是不是加价车型,也无论你是否被变相加价,只要在店内做装饰内容,基本上都要被额外的“被购置税”一把了。
因为但凡买车,基本上都会涉及到做装饰美容的问题。
有时候,装饰美容还真不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问题。为了取得双方的平衡,商家通过送出的装饰来减少降价幅度,消费者在砍价艰难的时候索性多要点东西,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而且在这个连D车都不靠谱的年代,万一商家非要说你变速器的问题是因为在别家装的方向盘套引起的,你也把它没辙。于是乎,很多消费者只好忍气吞声,选择在厂家授权的销售与服务店进行安装。
如果这部分也“被购置税”了,则意味着消费者的支出会增加,负担会变重。
这与当下的民生意愿相违背的。
在过去的半年里,统计数据中的居民收入和固定资产增长速度都远远的跑赢了CPI,地球人都知道这是个谎言。猪肉价格在飞奔,从厕纸、洗衣粉到食用油基本上也都在疯狂上涨,而笔者认识的很多人中,唯一没涨就是工资了。
城市规模急遽扩张,汽车也是生活必需品,如果生存的鸭梨取代了生活的动力,结果是相当危险的。
而事实上,单纯的从10%的税率来看,中国“车产阶级”的负担还真是不轻。
先来看看万恶的资本主义是多少吧:
美国:车辆购置税属于地方税,税率最高的州大约有6%。
欧洲:只嵊州增值税,意大利和法国大概为20%。
日本:普通车辆为5%,微型车3%,排量在一升以下的普通车税率与微型车相同。
韩国:排气量2.0L以上的车要交纳总车价的10%,0.8L至2.0L的车交纳5%,不满0.8L的微型车则免除。另外,在车辆登记税、驾照税方面,微型车全免。
这可以说明很多问题,首先是我们的税率本来就很高,如果在购置税基础上再加上17%的增值税,大约25%的企业税,以及从原料到销售的各个环节中产生的其他税费等等,大概又能创造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那么收了这么多的税,免费的高速增加了吗?油费降低了吗?没有。
而且,国内的购置税标准就是个一刀切,从汽车到摩托车、电车、挂车、农用运输车,全都是一个税率,既没有体现出节能减排的主旋律,也没有对“三农”和遏制通胀的物流环节有丝毫的倾斜,在这样的情况下,扩大征税范围,显然值得商榷。(王概/文)
此文为中车网www.auto.net.cn原创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