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茂元是一个缺乏战略眼光的企业家,这表现他一再提出要跨洋出海,却不知道方向盘要打向哪里。当然这不是指的跨出十里洋场,走出上海滩,胡茂元的意思是要带领他的企业步入全球化,即让上海汽车成为跨国公司。

由此依稀可以梳理到胡茂元内心的朦胧意识,要无愧他的手上的企业,无愧于这个时代和国家。但是,他的手中的企业是一个特殊的企业,国有企业加上与跨国公司合资的企业,国有企业这一方,他的角色包括企业发展方向,得顺从于政府的意志。与跨国公司这一方,他是一个合作者,是共同利益者,亦不能排拒跨国公司之意志。此间,胡茂元可作为的空间本来就十分狭窄。问题是胡茂元在现实将他推到上汽集团这个高位上,他自己又不免考虑到要有一番作为。

看上去,胡茂元本身是一个矛盾体。在体制上,他被圈定为一个亦步亦趋的角色,做好合资企业原本是他的本职,在汽车工业合资之企业领域,不独于上海集团,一汽和东风集团也一样,与跨国公司合作时皆处于弱势地位。这些貌似强大的中方集团,自己没有汽车产品,缺乏汽车研发与制造技术,在于企业的发展及产品的推出方面,全仰仗于合资的外方。要把合资企业做到多大,未来要推什么汽车产品,这些时间表都在跨国公司的一方。胡茂元可否让大众和通用听命于他的指挥棒?

但是,公众很难了解到此间关系,你既然宣称自己是中国汽车制造的龙头企业,那么,你就得有那么一两个自己的产品,你得有自己的可以出手的品牌。然合资起家的上汽集团,在胡茂元手中空空如也。一方面,德国大众将许多新车型拿到一汽大众去生产,不仅于此,还拿出斯科达--大众旗下另一个品牌在上海制造。通用也一样,不仅未搬来他们在欧美的最先进产品,还将韩国大宇这类末流产品悉数搬到上海来。当然,这些产品在目前能够为企业赢利,胡茂元还能给这些外方大佬下指令么?

在汽车制造领域,中外合资已经走了很远,从20世纪的中下叶到21世纪了,给公众看到的结果是三大集团毫无进取,合资生产的产品落后于欧美市场产品,而且价格又高出许多。此时,人们的耐心越来越少,所谓中国汽车要寂寞20年彻底引出引爆公众久积的情绪。另一方面,那些从零起步的新兴汽车企业,如吉利、奇瑞、比亚迪及华晨等,推动着自主品牌波澜壮阔地向前发展,势如破竹,形成强大的地方兵团围剿中央军态势,至此时胡茂元及他的同僚们,才惊慌地发现原来站在改革开放的潮头上的他们,忽然若滞留孤岛,间腹背受敌,承受着两面夹击。

时势比人强,不论是在合资过程赚得的利润几何,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初,为中国经济和中国汽车的崛起铺垫了什么样的基础,这一切都成为往昔,与胡茂元同时代的三位少壮派走了两位,那走的就与中国汽车做了了断,职业官僚生涯远比职业经理人的责任轻松。胡茂元被留下来,在中国汽车制造的前沿阵地,他需要拿出自己的成绩单,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责无旁贷。

其实,这多少有点将一个国家的制造科技之落后推到一个人的肩上,胡茂承受不起这个责任,他本来是一个勤学奋进的人,自小从工人学徒起步,一边自修提升,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本田的影子,但他却在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做到职业经理人的顶端,从他的历史史命来看,胡茂元已经交出了他的成绩单,他的合资企业利润可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可观。但是,中国文化乐于接受全能的完人,你胡茂元还没有做出自主品牌呢。

问题是胡茂元自己也意识到自己必须做这样一个完人,他掉入了中国文化的陷阱。一个自小从事机械制造的人,他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没有良好的研发团队,也没有自主制造的经验,贸然进入自主制造领域,他的风险无比之大。世界汽车强大如通用这样的公司,面对世界汽车的小排趋势尚且一筹莫展,只得收购类似于大宇这样的末流汽车企业丰富他的产品链,胡茂元果然有能力推出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他还应看到,即使是他的合资公司产品也受到日系及中系产品的强力围剿,汽车市场版图一再被蚕食。

历史已经注定胡茂元难以成为中国艾科卡,也非当代英雄卡洛斯,他只是一位政府安置在合资企业的中方代理人。既然全民要求,中国的三大集团不能一直给老跨拎扳手,也要推出自主品牌,政府接受到民意,顺势将使命交给了胡茂元们。

一个人的方向的偏离,不是他走到这一天开始的,开始的是从他迈出的第一步。其他的汽车掌门人纷纷出走不是没有原因,他们也不是一开始就想当懦夫,汽车制造是一个合力,一个装备业的全面的系统集成,不是谁登高一呼就可以形成强大的生产线哗哗地推出产品。胡茂元的悲剧在于,他自己认识不到历史总要有阶段性的总结,而且前阶段的正分划分到后阶段来,则可能转为负分。这就像一位跳高运动员,在征服了自己所能的最高度之后即应收兵,否则在公众视野中将是一个残败老兵的形象。

那么说,胡茂元在既不能抓起自己的头发将自己拔高的时候,他选择了机会主义。他希望在合资模式中闯出一条道路,自己没有能力研发汽车,而且手中有着巨额的可支配汽车基金,于是出去收购。然而,在金融危机之前,他一直找不到像样的企业下手。恰有双龙、罗孚这些非主流企业落难,给了胡茂元机会。韩国车在此不说它了,即便是胡茂元能将韩国现代收购过来又能怎么样?充其量在国内争一点市场,或者还有东南亚可以开拓,现代能有多少技术可买?与德国大众合资20多年,与通用合资的时间也不短了,如果在这么长的合作时间里都学不到技术,买来一两个非汽车主流国家的世界末流汽车企业,果真可以重振雄风?胡茂元真的相信这个?

俺当然希望胡茂元能做好荣威,光荣又威风。然而,以俺个人的看法,胡茂元还不如低价把老桑塔纳拿过来升级换代,那也比在罗孚的基础独立门户要强。然而,这不是胡茂元的算法,这里面充满了神秘的氛围。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