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源”更名“深蓝”
3月14日,账号主体为“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长安新能源”)的微信公众号“启源汽车”更名为“长安深蓝”,并以长安C385作为账号头像。
自从去年开始,长安新能源注册了一系列名为“启源”或“QIYUAN”的商标及LOGO。今年1月28日,长安新能源又注册了微信公众号“启源汽车”,同日,“长安新能源官方服务号”认证为“启源汽车用户Service”。

种种迹象表明,长安汽车有意推出新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前不久,有业内媒体报道,长安新能源将于4月北京车展前夕,发布纯电“高端”品牌“CD”,长安C385也将划入该品牌旗下同步开启预售,据了解,长安C385是长安汽车全新专用电动车平台首款战略车型,已在去年8月亮相。相关媒体报道称,CD品牌中文名大概率为“启源汽车”。

长安疑似再推“高端”新能源品牌,并非偶然。早在2018年,长安汽车曾被曝出即将推出高端品牌,首款量产产品为新能源汽车,项目负责人则为时任长安汽车品牌公关部总经理的杨大勇,并得到其证实。
2018年7月,长安汽车与蔚来汽车共同出资打造的合资公司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2019年,长安汽车表示将要打造的高端品牌将由长安蔚来团队负责,长安蔚来将成为计划主体。
但两年的时间内,长安蔚来未立寸功,2020年6月,长安蔚来股权变更,长安汽车持股比例增至95.38%,蔚来被边缘化,长安蔚来也“无疾而终”。最终,在长安汽车引入新的合作方华为以及宁德时代后,2021年5月,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已正式更名为阿维塔科技有限公司。
而阿维塔定位高端纯电市场,在中高端市场上,长安新能源则尚有市场空白。
全面进军新能源
事实上,相比其他自主品牌,长安汽车的电动化在高端赛道上更显落后。此前,吉利推出极氪、东风打造岚图,均已在高端新能源赛道上发出一定音量。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累计销量为7.65万辆,但大部分销量由奔奔E-Star贡献,作为长安新能源的主销车型,一款A00级纯电小车能为长安提供的利润有限,也不符合未来新能源市场将由“哑铃型”向“纺锤型”结构过渡的趋势。
不过,在2022年,长安汽车有全面发力电动化的趋势。
3月10日,长安汽车UNI-K iDD正式上市,现任至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的杨大勇在发布会上说,UNI-K iDD,正式吹响了长安在新能源领域发展的号角。此前,长安汽车在新能源层面,主要以油改电为主,并不是纯电平台。

同时,有消息称,传闻已久的UNI作为品牌独立一事基本确定,相关的工作正在推进中。
在发布会上,杨大勇还介绍到,长安汽车在多条技术路线上都有产品在规划中,2022年,长安汽车将投放五款新能源产品,涉及EV(纯电)、PHEV(插电)、REEV(增程式)和FCV(燃料电池)四大路线。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已上市的UNI-K iDD,去年长安汽车与华为、宁德时代共同打造的阿维塔品牌,首款量产车型阿维塔11计划今年北京车展上正式亮相,并于二季度上市,三季度开始交付。
达成目标有阻力
除了品牌、产品的深入布局。据了解,2022年,长安汽车对新能源板块的销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目标为25-30万辆,其中长安新能源的目标是20万辆。
“今年长安的新能源肯定过20万辆,明年长安的新能源肯定过40万。”杨大勇说。
今年年初,长安新能源官微放出消息称,长安新能源计划在95座城市规划203家商超店。对此,杨大勇随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已收到1000多家经销商报名。
同时,长安新能源的混改也正在加速进行中。1月24日,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B轮融资签约仪式,最终募得资金49.773亿元,超计划融资近20亿元,并引入了员工持股平台,增资1.17亿元,持股0.9%。
从长安新能源的动作不难看出,对于今年在新能源领域爆发,长安汽车蓄势已久。

然而,严重的缺芯问题已给杨大勇实现目标带来现实难题。前不久,长安汽车的一封内部文件显示,博世作为供应商体系核心,供应包括博世安全气囊控制器、EPBI等物资严重短缺,导致产能跟不上,市场终端资源严重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