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购江淮工厂为扩充产能
9月14日,有媒体报道称,经知情人士透露,大众汽车正与江淮汽车进行谈判,目的是加强大众集团对国内合资公司,大众(安徽)的控制。
据中车网了解,早在2020年,大众集团就获得了提高其在华合资股比的机会,使其在江淮大众合资企业中的控股权达到了75%,并改名为大众(安徽)。随后,江淮汽车以作价7.7亿元的乘用车二工厂完成了对大众(安徽)的增资。
同时,据路透社报道,为了扩大电动车产能,大众集团去年收购了江淮汽车在合肥的一家工厂,目前正在谈判收购另外一家工厂。
而大众集团向路透社表示,该投资不会直接与大众在华的其他合资公司竞争,而是互补性的,并且预计2030年,国内市场总额将达到3000万台左右,其中1200多万辆为新能源汽车。
大众(中国)CEO冯思翰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大众正全力推进位于安徽合肥的MBE工厂建设,其中包括从江淮汽车接手的厂房车间改建等工作,预计明年8月,新车预批量生产下线的工作将准备就绪。
而对于处在测试阶段的新款车型ID.5而言,不少媒体对其投产进行预测,或将在大众(安徽)位于合肥的工厂内进行生产。
汽车分析师张翔对中车网表示,大众收购江淮汽车的工厂主要目的是扩充大众在国内电动车的产能,位于合肥的工厂改建完成后,大众汽车可能会将部分ID系列的产品放到合肥生产,从而扩充其在华的产品布局。但在智能化方面的研究,大众仍然将其放到了德国总部。

全系OTA补齐智能化短板
在大众集团新能源汽车板块,自今年3月份将ID系列引入国内市场后近半年的时间里,其销量并不如意。而日前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公布的8月销量报告中,一汽大众ID系列8月销量为3516台,环比7月增长25.5%;上汽大众ID系列8月整体销量为3507台,环比增长16.55%。
此前,中车网与多位汽车分析师对ID系列在华“水土不服”的情况进行探讨时,了解到ID系列在售价方面,与特斯拉、小鹏等部分车型售价相当,但在智能网联方面与传统燃油车类似。同时,也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ID.4仅支持L2级辅助驾驶系统,包括ACC自适巡航、主动刹车等功能与目前市场内传统燃油车基本无差异。
尽管大众ID系列单月销量与国内市场中特斯拉、“理小蔚”等造车新势力相比显得捉襟见肘,但从销量趋势上看,今年2月-8月,ID系列整体销量处于逐渐抬升的情况。上汽大众相关人士对中车网表示,上汽大众比较看重ID系列在国内市场中的整体销量,基于目前国内政策红利以及消费者的接受程度,ID系列的销量在下半年实现了连续地环比增长,也从侧面证明了上汽大众在改变销售模式方面的效果开始显现。
与此同时,一汽大众官方也表示,其在购车服务、生态布局、销售渠道等方面对营销策略进行的转型,也初见成效。
大众汽车自然也意识到了ID系列在智能化方面存在的劣势,9月13日,大众汽车官方宣布,将使其所有ID系列可通过移动数据传输接受常规软件更新。该“ID. Software 2.3”会提供新功能并优化现有功能,可将整个ID车队互联,从而使大众汽车能够为,以客户为导向的新商业模式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