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威“落子”元宇宙

1月23日,上汽荣威首幅NFT数字艺术藏品《荣威元宇宙》在上海国拍行成功完成拍卖,最终成交价为100万元,由80后艺术家叶圣琴拍下,同时,叶圣琴还将获得荣威龙猫“元定制”实车,成为荣威首位元宇宙车主。

NFT( Non-Fungible Token,即非同质化代币,性质与比特币类似,但也存在区别,不过二者同属加密数字货币),而NFT艺术品本质上是艺术品数字化的特殊形态,但是通过区块链加密产生不能人为篡改的编码认证性质,具备唯一性,也由此获得了作为商品的稀缺性质。

据荣威官方表示,《荣威元宇宙》是由上汽荣威与国内知名设计师JUBLE共同创造,是用广阔的视角展示出跨次元的真实世界,表达了上汽荣威对元宇宙世界的独特理解。

而据了解,元宇宙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简单来说,在元宇宙的概念中,人人都有自己的虚拟世界,而大量的行为产生了庞大的计算量,可以反哺到现实生活,但元宇宙对智能化、算力等要求极高。

有研究表示,汽车生产制造各主要环节有望通过元宇宙进行赋能,简化流程并把控各主要环节,提升效率。

荣威官方称,《荣威元宇宙》作为中国汽车行业NFT的首拍,不仅是上汽荣威在时代变革中的一次全新尝试,更开始了中国汽车行业探索元宇宙的新征程。

从荣威官方的表态中,不难看出,荣威正追逐时代热点,进行布局。

关于荣威联动元宇宙布局,上汽集团方面此前已有信号。2021年12月8日,上汽集团申请荣威元宇宙商标,为42类设计研究。在这之前,上汽集团还申请了上百个与元宇宙有关的商标,类目涵盖汽车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

国内车企纷纷布局

除了上汽集团以及荣威,在元宇宙概念上,国内其他车企也追逐热点蜂拥而至。2021年,元宇宙概念爆火,大量科技公司争相布局,随后这一浪潮迅速蔓延到汽车行业,去年9月开始,国内车企开始布局,纷纷申请注册“元宇宙”商标。

9月15日,理想汽车率先申请“元宇宙”商标,国际分类为第12类,名称为“理想元宇宙”,主要用于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跑车、房车、公共汽车等。而上汽集团旗下智己汽车推出“原石谷”概念,用户可以在“原石谷”里拓荒原石、积攒积分、升级装备、进化车辆等,有人称它是元宇宙的初级阶段。

2021年11月,长安汽车则对元宇宙“赋能”进行探索,长安、华为、宁德时代共同开发的带有元宇宙元素的阿维塔品牌已经亮相。

不过,在国内车企如火如荼地进行元宇宙布局的同时。

2021年底,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却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被称为Web3的元宇宙基本上还只是一个营销流行词,我并不是说 Web3是真实存在的。在目前看来,Web3不是什么现实。”

元宇宙到底能为车企带来什么,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但360董事长周鸿祎对于元宇宙的看法,或许能解释车企扎堆布局元宇宙现象背后的原因,“元宇宙作为一个深入人心的概念,应该为实体经济服务,为制造业服务,为各种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服务。”

销量下滑困局待解

事实上,荣威追逐元宇宙热点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尴尬的现状,荣威的销量已经连续3年出现下滑。并且,荣威当前还面临新车投放迟缓、新能源战略受挫等问题。

自2018年荣威销量达到46万辆后,开始逐年下滑,2019年、2020年销量分别为42万辆、38.7万辆。而据荣威官方数据,2021年,荣威累计销量约为37.5万辆,同比下滑3.2%。

面对销量下滑的局面,近年来,荣威也采取诸如联动国潮IP,推进品牌年轻化、吸引年轻消费者等手段提振销量,但至今仍未能转跌为增。

而众所周知,投放新车才是车企保持竞争力、促进销量的重要手段。但是,过去的一年当中,荣威没有推出全新车型,推出的新车基本都是改款车型。原计划2021年第四季度上市的荣威“鲸”也因产品力不满足自身预期,调整至2022年上半年推向市场。

显然,联动元宇宙是荣威在营销层面又一次跨界尝试,荣威官方表示,未来荣威元宇宙还将容纳即将上市的荣威“鲸”等更多元素。

对此,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中车网表示,元宇宙现阶段与造车或新能源的关联都极其微弱、甚至不存在,因此荣威此举只是在进行营销冒险,希望借此拉近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

同时,沈萌指出,但是对于年轻消费群体来说,元宇宙或NFT与汽车消费是独立的两件事,并不会因为荣威的营销策划而产生联动消费,所以对于荣威来说,除了进行一次营销互动外,对其核心主业的业绩并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本文系作者 黄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