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销售狂潮”降临在中国车市,今年中国车市前五个月的表现是可圈可点。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10万辆,1—5月累计,汽车销量逼近500万辆,产销增幅出现今年以来的首次两位数增长。实现千万量冲关似乎毫无悬念,胜券在握。按照销量曲线波动规律,3、4月份是全年第一波销售波谷,但今年3、4、5月份中国车市却连续三个月销量超过100万辆,淡季不淡的态势在当下全球经济亟待复苏的大背景之下显得弥足珍贵。
但是据“乘联会”跟踪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第一周,全国汽车出厂量与终端零售量同时出现下滑。如果是延后的淡季已经来临,那么这是符合车市波动规律的,倒也无妨。但如果是支撑车市回暖的政策激励效应开始乏力的信号,就要引起足够的警示了。
从3月的“小阳春”到“红五月”,中国车市一再向外界释放着“无穷”的能量,终于,在尚无新的利好政策露头的6月,车市放慢了急行的脚步。下一轮销量上扬待到何时暂且不去展望,眼下的问题是,车市会不会就此冷下去。然而被业界认为“目前运行状况很健康”的中国车市,在6月上旬打了一个不小的寒战,成交量和消费者的购车意向出现明显回落,政策刺激下车市始终坚挺的神话开始破灭。
从乘联会的市场跟踪看,6月第一周厂家销量较5月同期下滑达到19%左右,较4月第一周也出现13%的大幅下滑。6月第一周相对5月第一周的零售下滑达到25%左右。这三个下滑数据,不禁令人忧从中来。按照国家1月份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今年内将陆续出台近十项振兴政策,其中包括促进汽车金融发展、鼓励新能源车消费、鼓励汽车企业兼并重组等内容。从目前实施情况看,直接促进汽车消费的鼓励政策多数已出台,如果希望进一步激活内需、拉动消费市场,只有适时、适度加大现有政策的实施力度。
更值得关注的是,眼看进入全年中最长的淡季,各大车企似乎并不以为然。5月下旬,基本上所有国内车企都或高调或默默地调高了生产班次以及今年的销售目标。北京现代某经销商副总经理的话似乎代表了大多数车商们的心声,“接下来的淡季形势并不悲观,淡季一定是淡的,但绝对不会是惨淡。”
政策刺激效应开始递减?在看到前五个月令人振奋的产销记录后,不少企业人士表示了担忧,认为5月车市可能已经是强弩之末,由于政策的利好刺激,目前车市热销的主力还是集中在低排量、低利润的车型上。在市场疲弱时,政策发挥的是一个引擎的作用,把这个市场激活,而最终的问题还是要由市场根据自己的规律来解决。所以,如果真是政策效应有利空倾向,经济型轿车销量下滑,导致了车市整体产销下行,那么车市的严峻局面不言而喻。事实上,5月开始部分车企已经出现销量下滑。5月汽车产销分别比上月下降4.56%和3.11%。
仔细查看汽车不同细分市场销售情况可以看出,今年1~5月销量约40%的增幅来自微型客车和1.6升以下经济型轿车,原先销售坚挺的紧凑型轿车和中高级车销量几无增长,1.8升~2.0升车前5个月销量出现同比10%的负增长。而此前中级车、中高级车和豪华车销量占整个乘用车市场份额的70%以上。而据汽车销售公司反映,从5月开始,经济型轿车的销量也开始出现下滑,从而带动整个车市的下滑。
不管是销售规律所然还是中国车市真的遭遇“拐点”,6月上旬的车市突然停步对于车企们来说无疑是一声适时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