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已经否决了北汽收购欧宝品牌的请求,最有可能的买家基本敲定来自加拿大的财团麦格纳。一方面的原因,笔者曾经分析过,麦格纳作为全球有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与通用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有合作基础,而且麦格纳买下欧宝不是为了自己运作,不像北汽有“借鸡生蛋”的勃勃野心。另一方面的因素笔者竟然没有料想,那就是来自欧宝的工人组织的强烈反对,这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并购遭遇的又一个重大障碍。
例子还有,比如上汽对韩国双龙汽车的失败购并,也是最终栽在工人不屈不挠的抗议声中。即使是上汽和南汽收购MG罗孚,不过是买下了一个事实上心脏已经停止搏动的躯壳,只有生产线、技术图纸和部分工程师而已。
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并购,不仅仅是掏钱的事情那么简单,国外工会组织的势力强大反映了国际文化的巨大差别,以及在劳工制度方面的截然不同,中国企业难以适应,或者比外国企业更加难以承受。我们已经习惯了雇佣国内廉价的劳动力,无视个体的存在,管理上从来采取的都是粗暴的手段,缺少人性化,它们今天的成功恰恰是建立在摧残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上。不管事情真相如何,不管我们的国情,也不管现在的情况是否有了多大的进步,中国企业的这种邪恶的名声已经远播海外,不仅让老外后怕,而且还教坏了外来的企业。
国际上出了大事,我们常常半开玩笑地说,让中国的城管去摆平。通过北汽失利欧宝并购案也可以得到这样的逻辑,或许中国企业才是对付工会组织的克星,通用要是有中国企业主持,那就不至于破产了。
但是我们的有些并购行动还是在国外工会组织的反对声浪中失败了,或许他们也明白,要想达成协议,必将展开一场恶战,结果会是双方的妥协,做出牺牲,对他们保守现有的利益是不利的。而中国企业在这方面还没有足够的准备,至少在提出收购要约的时候要明确宣示自己的诚意,以及处理工会与企业关系的良策。到现在为止,中国企业在抄底国外汽车产业上颗粒无收,很大的原因就是中国与那些发达国家在各个方面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他们不仅畏惧中国的发展速度,害怕我们有野心,而且怀疑我们的能力,对中国持有不可磨尽的偏见。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汽车总是游离于主流阵营之外的原因,相反,中国本土环境的好对付则成就了外来品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滋生汽车合资企业的乐土。
当然,正是因为外资的涌入中国汽车产业才变得如此热闹,才激发出中国汽车的无限生命力。好像我们习惯于在被压迫中反抗,而不善于去统治其他人,去主宰这个世界,去引领世界潮流。这又涉及到中国文化问题,是个大课题,而文化上的差异和不平等最终造成了中国企业在商业竞争中的被排斥和屡屡失败。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汽车还是太弱,在国际上没有地位,我们沾沾自喜的中国汽车的崛起在外国企业看来不过是一个令人垂涎的庞大的市场。
笔者也没有解决办法,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北汽出价就比麦格纳高,开出的条件也优厚,但是我们还是被拒之门外。或许可以老调重弹,还是发展壮大自主品牌最重要啊,把收购别人的钱用在自己身上,或者在国内展开收购,会更现实一些,当我们的实力真正的强大了,比如不再以经营合资为主,或许老外就会对我们刮目相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