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网 评论】底特律汽车城濒临破产边缘,当地的房地产市场崩溃;与此类似的是曾经名声显赫的菲斯科电动车公司,如今也成了烫手山芋,先后经历了合作伙伴失算、高管离职、解雇员工、申请破产保护一系列让人颇为悲情的事。作为观察者,笔者在情感上对给人呈现“绿色未来”的菲斯克表示同情。但无情的市场始终在告诉我们,产品与经营,有时候是两码事儿。

形势突变 扑朔迷离

事情总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但每一步,都让菲斯克和观察者感到意外。从最早期专注于手工打造超级跑车,到2009年推出首款混合动力车型,其一度代表了美国加州的设计精神。但随着经营的问题,越来越多的麻烦开始找上来。

为了寻找进入更广阔国际领域的渠道,菲斯克从去年开始就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以此来支撑高标准、高起点、超前发展所需要条件。此时的菲斯科可谓“大家闺秀”,全球多家厂商对其表示“兴趣”,其中还包括不止一家中国企业,例如吉利和东风。

【菲斯科以及其灵魂人物】

但很快,其联合创始人亨利克·菲斯科就宣布离开菲斯科,这让手握“选择权”的菲斯科被无形当中削弱。而作为两位著名的设计师之一,灵魂人物的出走,无疑为合作的另一方对菲斯科未来的预期产生担忧情绪。

紧接着,此前长期积累的资金紧张问题,不得不让菲斯科尽可能的“打包”成更优质的资产,来继续吸引合作者,为此,菲斯科采用了美国公司常用的手段——裁撤160名员工。但问题在于,裁员行为似乎没有事先打招呼,遭到数名被解雇员工的上诉,并称没支付酬劳和遣散费;而与此同时其保留了53名高管,这让菲斯科的信誉就此蒙上了一层阴影。

随后,在寻找了一段时间的合作方之后,始终没有寻找到接盘者,菲斯克不得不考虑申请破产保护,并称最早将于4月进行,其目前手头所拥有的资金仅有3000万美元,还能支撑菲斯科寻找多长时间的买家,成了个未知数。

菲斯科出售的原始动因

成立于2005年的菲斯科,可谓定位高端。但似乎不幸的是,其所处的高端领域、手工打造,该时期恰逢美国经济低迷之时,汽车业整体面临尴尬的境地。对于这家致力于做“绿色汽车”的新兴企业,不但在定位上就比较超前,而且在资金需求上过于庞大。

而进入2012年,更是菲斯科面临资金锻炼风险最高的时候,此时如果不再寻找接盘者为其注入资金,菲斯科将很可能下一个申请破产保护的通用。因此,包括创始人亨利克·菲斯科都选择了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资金雄厚的企业来实现权钱交换。

暗含隐情 影响认同

而对于创始人的出走,以及中国投资人的退出,其中多少隐含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在宣布离开的邮件中,亨利克·菲斯科这样说道:“离开的最大原因是与公司的其他管理层在业务政策上严重的意见不统一。”而据知情人透露,原因还有由于菲斯科的CEO托尼·波萨瓦兹(Tony Posawatz)向未来买家建议恢复与美国能源部的剩余3.37亿美元贷款。而作为获得新贷款资金的条件,菲斯科就必须在特拉华州通用前工厂进行生产。

但这个条件对于此前一直与其热恋的吉利和东风而言,显然这是未来牵扯到美国能源部的一桩买卖,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较大。而据知情人表示,菲斯科此前获得了美国能源部5.29亿美元的低息贷款。政府要求建厂、解决就业问题,对于一但成为买方的中国车企来讲,这项任务“过于复杂,风险极大,需要花费极长时间”。

不仅如此,此前,吉利汽车曾派技术人员到菲斯科总部作评估,认为菲斯科资金出现问题,最坏情况可能导致破产,收购后会给吉利带来财政压力。菲斯科内部的主要分歧在于,CEO托尼·波萨瓦兹倾向使用联邦贷款,亨利克·菲斯科则支持使用中国企业的资金。最终,亨利克·菲斯科的离职使吉利汽车受到了“牵连”。现在看来,导致事情突变的原因还在于涉及政府背景的介入,让菲斯科变得不再那么独立,收购以后,也可能会给收购方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

菲斯科仅有的王牌

如果分析菲斯科的SOFT,可以发现,菲斯科能够吸引他人的王牌,就在于其在设计、新能源(混合动力)生产方面的某些经验。除此之外,就是对于其恰巧位于主机厂来生产混合动力车型这个特殊位置,加上对产品把控的能力,收购者更看重的是其中的技术。

但其电池供应商A123,前不久被万向集团收购,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菲斯克对于产业链上的支配地位,也为菲斯科进一步量产造成了阻力。而除了菲斯科之外,各大主要汽车厂商都对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技术采取积极态度,这也成为菲斯科得以“美女不愁嫁”的最重要因素。

而在其CEO的执掌下,涉及到美国能源部的问题,并且是债务巨大的一个包袱,作为合作伙伴,任何人都可能退避三分。而目前来看,全球仅有不多的几家主机厂对菲斯科仍然有兴趣,多数汽车巨头在混合动力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的技术和业务,对菲斯科的兴趣并不高。

随着其CEO日前宣布将来中国,希望重启谈判。但如果真如此,则菲斯科将失去一部分主动权,在融资筹码、投资人方面做出更多的让步,以求在申请破产保护之前能尽可能的将企业卖个好价钱。这对于中国车企来讲,不失为一次“四两拨千斤”的好机会。如果能很好的消化掉其在混动方面的技术,甚至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认知和配套政策制定的走向。(文/中车网 孙平涛)

:本文为中车网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违者必究!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