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内汽车企业无论做出多么出格的事情都不要感到意外,四川腾中可以收购悍马,吉利可以蛇吞沃尔沃,北汽为什么就不能染指欧宝、萨博呢?今日,北汽方面明确传达出了帮助瑞典私人跑车厂商柯尼赛格购并通用旗下萨博品牌的消息,看来这回是真的。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自从美国汽车业陷入危机以来,北汽一直觊觎着出海抄底寻找合适的并购对象,之前曾着力参购欧宝,可惜由于通用方面、德国政府的反对以及其他对手的强势,被排挤出了竞购者名单;无奈之下,北汽只好转而求其次,采用参股的方式加入了柯尼赛格收购萨博品牌的交易,“曲线”完成了一次抄底行动。

笔者觉得,可以用缘分二字来形容北汽和柯尼赛格一拍即合的联手行动。一方是柯尼赛格正愁缺少实现100%收购萨博的资金,一方是北汽急于找到一个值得投资的海外品牌,两个都在苦苦寻觅的企业因为可以互相帮助、各取所需而走到了一起,可谓巧合。再深入分析一下,为什么柯尼赛格选择了北汽,北汽又相中了绅宝呢?

对柯尼赛格来说,北汽的出现不仅仅解决了资金问题,更为前途不明的萨博找到了未来,一旦萨博因为与北汽的关系而被引进中国,实现国产,或可以让萨博在欣欣向荣的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起死回生。要知道,如果没有中国企业的加入,柯尼赛格恐怕是永远也做不到这一点的,那么单凭这个小公司的能力显然玩不转萨博,面临的仍将是不断亏损的局面。对北汽来说,能有萨博哪怕仅仅是与之相关也不算颗粒无收,无颜见江东父老,至少是有的交待。虽然北汽仅仅是为柯尼赛格提供了一笔大约四亿多美元的资金,没有直接参与到萨博品牌竞购中去,北汽仍将从中获得大大的好处。萨博市场狭窄,要想成器必须要进军像中国这样方兴未艾的主流市场,而且显而易见,萨博已经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依靠进口,国产化会成为该品牌在中国迅速成长的加速器。那么,最合适的合资伙伴应该是北汽,如果柯尼赛格接受北汽援助达成收购萨博的交易,北汽将拥有萨博大约30%的股份,假如在中国合资它也将至少占有50%,话语权不小,况且北汽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占据的优势来向柯尼赛格施压。

当然上面的分析都要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下,即萨博必须适合中国市场的水土,它到底能否在将来成为一个成功的合资品牌呢?

首先笔者要说一句话,既然斯柯达在中国可以成事,萨博也可以。萨博品牌虽然不大,但口碑和形象优良,产品线虽然不长,比较单一,但它的品质不容置疑,在运动型轿车领域占有独特的地位。萨博进口车在上汽经营下的成绩并不佳,但是93和95两个系列的车型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少从外形看它们是符合国人审美的,“贴地飞行”的品质也为人们所认可。萨博要在国内打开市场,第一就是要制定合理的价格,目前三五十万元的价位显然超过了国内同类畅销车型。萨博要是在中国合资成功,那么95系列的车型价格至少可以拉到20万元,与马自达睿翼、思铂睿、新君威相比还是有一拼的。另外,要相信北汽的能力,萨博作为中高档的运动型轿车,或许可以为北汽提供一个继北京现代之后再次证明自己的机会。至于北汽是否会借助萨博的平台打造自主品牌,这是后话,是北汽萨博运行一段时间之后的事情。

本文的最后两段要留给上汽。当国外有传言说中国企业将为柯尼赛格提供资金外援的时候,一般的猜想都会指向上汽,毕竟上汽与通用是国内最成功的合资企业之一,也负责萨博的进口车经营。结果出乎意料,上汽没有及时向外界宣布任何关于收购萨博的消息,反而是北汽捷足先登。在国际并购方面,国内汽车企业属上汽最有经验,但上汽可能是怕了,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韩国双龙的失败足以让这个国内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铭记一辈子,所以在面对自己的合作伙伴通用汽车频频出售旗下品牌时,上汽竟然做到了“坐怀不乱”,欧宝、悍马、萨博、霍顿等等,北汽出手了,腾中出手了,但上汽依然丝毫不为所动。自然,上汽把通用几个主流品牌搞好了就足够,不需要费尽气力去求自主发展(虽然荣威品牌搞得也不怎么样),但笔者认为,即使你不要欧宝,萨博作为个性化极强的品牌却值得考虑,也适合在上海如此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抛弃它非常可惜,这个本来可以有啊。

萨博是个小品牌,不像欧宝、沃尔沃那么难搞,盘活它不敢说不费吹灰之力,至少是有很大的希望,因为品牌摆在那里,产品和技术也都相当先进,过去亏损只怪通用无能,也没有精力去打理,它一年的销量不足10万辆,试想一下,在中国这个像海绵一样具有极大吸纳能力的市场,稍微消化一下就可以撑起半边天,还怕它个什么呢?上汽要是民营企业,笔者不好说什么,但作为国内最大的最有实力的经验丰富的汽车制造商,错过萨博实在是愚蠢的,这无异于把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拱手相让。最后笔者要说:我看好北汽萨博,让上汽后悔去吧。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