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门庭若市的北京亚市受到限购的影响有点冷清,而近几天,常来看车的消费者发现会发现亚市综合大厅里一汽大众的样车已经悄悄撤离了。原来,8月1日起,一汽大众已经开始大规模清退非授权二级销售网络,据悉这一行动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在内的37座城市。
按照一汽大众公关部部长拱兴波的说法,之所以花大力气整顿二级销售网络,是因为一些非授权的二级销售网络服务态度差甚至有欺诈行为,严重影响了一汽大众的品牌形象,不论清退行动是否影响销量,此项政策都会长期执行下去。
目前,一汽大众4S店每年有10%-30%的销量靠批发给二级销售网络完成。就在2年前,一汽大众还把发展二级销售网络作为市场渠道发展的重点,而2010年一汽大众销量达到66.37万,二级销售网络功不可没。
清剿的背后
什么原因使得一汽大众反过头来“清剿”这些“功臣”呢?
一汽大众在2009年初提出打造百万销量的营销体系时,做出了两个计划,首先是打造行业领先的终端渠道,加快网络发展速度,推行经销商合作发展计划;其次是营销体系能力提升。
到2010年底,一汽大众的营销体系能力已经颇具成果——某国际知名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在BIC车型形象调查中,一汽大众旗下各车型品牌形象均名列各级别细分市场第一名; SSI品牌销售满意度超越了宝马奔驰等豪华品牌,取得第3名的好成绩;大众品牌CSI顾客满意指数在42个调研品牌中排名提升了4个名次,排在第12位。
尽管2010年销售成绩让一汽大众非常满意,但是二级销售网络管理上出现了一些乱象。不少4S店为了提高销量业绩,利用关系私自在一些市场“盲点”增设展厅,作为下级经销商,也就是所说的“非授权二级销售网络”,没有系统正规的销售培训,这些二级经销商几乎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加价压价销售、服务态度差、搭售装饰、保险、减配和卖问题车等一系列容易产生消费投诉的行为。
目前受到产能影响,一汽大众新增加的4S店平均每家每年只能分配到800辆左右的汽车,也就是说每月仅需销售70多辆,这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一汽大众“清剿”这些非授权二级销售网络成为必然,既能有效地稳定住经销商价格体系,提升品牌服务,同时也不会对销量造成太大影响。
长期布局
2012年随着长春工厂产能的挖潜以及成都工厂45万产能的释放,现在一汽大众的403家4S店将不足以应对。而现在招募新的4S店,签约、投资、建设、培训等一系列动作需要耗时一到二年。如果将通过对现有二级网络进行经销商招募,对于他们的展厅升级改造的话,仅需半年时间一汽大众就能将4S店数量扩充到与百万产能匹配的500家目标。
也就是说,面对未来的网络布局需求,一汽大众完全可以交给这些二级经销商一个选择权:要么加大投入,将非标准展厅升级,并加强业务流程的培训;要么退出一汽大众的销售体系。这样一个选择权无论对于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经销商还是对于一汽大众自身都是相当公平的。
或许一汽大众样车从综合大厅的撤离,只是为了在北亚车市另外一个地方出现一汽大众4S店。
此文为中车网www.auto.net.cn原创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