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网 评论】近期奇瑞除了对其人事组织构架和产品构架进行大调整外,在主动的市场开拓中,对公务车市场呈现出的是一种即饥渴又尴尬的局面,可谓“一个不嫌多,两个不嫌少”。尤其在“红旗”的号召下,似乎重新点燃了奇瑞对公务车市场的激情。

引子是国家层面的由合资车型向自主车型推进,奥迪逐渐退出和包括红旗、荣威、传祺等地方自主品牌的的逐渐入围,这让作为曾经四大四小之一的唯一一家纯自主开发的奇瑞汽车觉得自己着实应该进入分一杯羹。

但现实情况是奇瑞却由于缺乏“根红苗正”而与其他自主品牌一样被排除在公车市场之外。也正是因此,不久前交付的新东方之子轿车和瑞虎SUV交付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向外界散发出奇瑞有意为旗下产品进入公务车市场进行铺垫的前列信号。目前来看,其希望的也是能与外帐换乘红旗、海关总署团购荣威在象征意义上占据一席之地。

不过奇瑞在这方面的实力却与上述企业有所不同。红旗有着“天然的身份”,不是官车也能被理解成官车;荣威背靠上汽,在国内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销量也比较可观,在长三角区域有着较多的影响力,成为公务用车也显得顺理成章;而传祺、奔腾、都坐拥地域优势(尽管某些关键的部件仍然是进口)。与之相比,奇瑞急需要一个更加开放的环境,拿产品来说话,才可避免奇瑞长期以来自主研发所积累的优势无法显现。

而在公务车市场的尴尬位置,正是奇瑞所遭遇的最大阻力。尽管奇瑞对进入公务车采购早有准备,但去年,该公司的政府订单仅4000余辆,这一数字不足奇瑞总销量的1%。今年,奇瑞暂定的目标是6000辆,也显露出奇瑞长期以来“雷声大、雨点小”的实际效果,让奇瑞即渴望在该领域有更大作为,却又不敢抱有更高的期待。

【奇瑞走向公务车市场的开端】

因此,即使是奇瑞由4000辆提高到6000辆不能为奇瑞整体的盈利情况做多少贡献,但仍然能为奇瑞留住了一点点希望;与之对应,如果奇瑞能从1%的销量,涨到10%的销量,奇瑞也当会乐此不疲。

面对这种情况,奇瑞聚焦与在公务车市场的开拓所为奇瑞带来的“示范效应”和“社会效益”,要比“经济效益”更具备长远意义。因此从奇瑞的角度而言,不必去考虑过多,只需在公务车市场上持续发力即可,至少在公务车市场上还没有达到“影响整体结构”的程度。其业务重心在短期三五年之内,仍然将会是致力于私家车市场。

在实际操作中,奇瑞有10个系列33款车型进入采购目录,进入目录车型数量是自主品牌当中最多的,这是奇瑞的一个优势,但同时也对奇瑞提出了是否能拿出足够具有竞争力产品的挑战。即这还取决于能否拿到政府采购订单还取决于后续诸多因素,比如产品和报价,比如所提供的售后服务,比如某些车型强大的市场供应基础等等。

除此之外,奇瑞在公务车市场的开拓上海面临着来自地方采购的保护主义,这在国内非常明显,比亚迪在进行电动车市场开拓之时就面临类似困难。因此奇瑞可以尝试联合某些企业对撮合政府之间合作、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方面下下功夫。奇瑞在开拓公务车市场时,也可适当迎合政府采购的一些要求进行更新换代。如此前畅销的东方之子、瑞虎等推出新款,并将计划内的拳头产品,进一步更新。

总之,不奢望一步到位,但多卖一辆是一辆,两辆也不嫌少,应该是奇瑞面对公务车市场最恰当的态度。(文/中车网 孙平涛)

:本文为中车网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违者必究!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