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宣布涨价
3月23日晚,上汽通用五菱官方宣布,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等综合因素影响,将对宏光MINI EV系列、五菱Nano EV等车型进行售价调整,上调幅度为4000元-8000元不等。
其中,宏光MINI EV价格上调4000元,涨幅超过10%。而据不完全统计,上汽通用五菱的新能源车型涨幅在国内目前宣布涨价的新能源车企中排名首位。对于以极致性价比著称的宏光MINI EV而言,涨价对其冲击不言而喻,也为上汽通用五菱发展带来隐患。

关于新能源汽车涨价,某车企内部人士对中车网表示,接下来新能源产品价格是否还会上涨、幅度和周期,主要还是受前端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成本上涨的影响,各个厂商是否还会对终端售价进行调整,要看原材料成本上涨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厂家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宏光MINI EV在2021年爆火,业内普遍认为,究其原因是宏光MINI EV具备极高的性价比,而涨价之后的宏光MINI EV能否延续热销令人生疑。
事实上,即便没有这次涨价,宏光MINI EV增速已呈放缓趋势。乘联会数据显示,1-2月新能源轿车销量排行中,宏光MINI EV销达5.2万辆,同比增长22.5%,在普遍增长的市场中,增速已经落后聚焦其他价格区间的产品。
宏光MINI EV的增速放缓将间接影响上汽通用五菱的利润。宏光MINI EV本身利润并不高,曾有接近五菱内部的人士透露,宏光MINI EV的单车利润不到100元。而上汽通用五菱内部人士则直言,宏光MINIEV基本上是亏钱在卖,其存在的更多目的是为公司的燃油车产品输入正积分。
但另一方面,被视作宏光MINI EV于上汽通用五菱“存在意义”的大头——新能源积分交易价格,行情已不如2021年。
2021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最紧俏的时候,一度有涨至3000元/分的消息,但在全年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下,到2022年开年,有消息称,积分价格已下降至500元-800元,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变化。
同时,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内其他车企加速新能源转型,新能源汽车积分交易价格不复“疯狂”几成定局,而依赖新能源汽车积分交易获取利润的宏光MINI EV存在意义也将进一步大打折扣。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价格下跌,对售价低的产品影响非常大,而对售价较高的中高端品牌影响相对较小。
宏光MINI EV由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总经理薛海涛一手操盘,虽然宏光MINI EV的爆火给五菱带来了表面的光鲜,但对于从根源上解决五菱的问题却无济于事。

转型升级不达预期
纵观国内最需要推动品牌向上的车企,毫无疑问,必有上汽通用五菱的一席之地。但在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转型过程中,上汽通用五菱多次推动品牌向上无果,堪称屡战屡败。
上汽通用五菱首次冲高来自宝骏品牌,2010年以后,宝骏凭借出众的性价比,承接五菱用户的升级需求,使其高速扩张。但在国内汽车行业整体开始进入品牌向上,高质量发展的增长阶段后,上汽通用五菱未能做出有效应对,导致宝骏销量下滑。

为了扭转颓势,2019年上汽通用推出“新宝骏”品牌,主打智能网联的旗号,但在竞争激烈的10万元级市场,品牌力不足的新宝骏最终没能突出重围。
薛海涛曾表示,“新宝骏的推出是一次比较成功的转型升级,但这个转型升级仍局限于原来的用户,在更大的群体里实现转型升级,是新宝骏的使命。如果五菱的存量用户进行转型升级成宝骏品牌,我们就达到了预期目的。”
但从结果来看,新宝骏的表现显然没有达到五菱的战略预期,今年1-2月,新宝骏品牌上险量为7858辆,同比下滑64.04%。
对此,汽车分析师钟师对中车网表示,新宝骏最大的问题不在自身,而是来自五菱的阴影,五菱品牌的太过成功,一方面导致五菱存量用户以外的消费者听到新宝骏为五菱的升级品牌后,会产生消费担忧。
另一方面,钟师指出,国内汽车消费者的升级换购并不是层层递进式的,而可能一蹴而就,五菱的存量用户换购时会直接选择五菱体系以外的品牌,不会选择新宝骏。
在新宝骏向上冲刺失败后,上汽通用五菱没有放弃冲高打算。2020年5月,上汽通用五菱把目光聚焦回五菱品牌本身,发布了五菱银标战略,并推出五菱银标首款战略车型五菱凯捷。

五菱凯捷的出现打破了五菱品牌原有的售价天花板,并且月销一度过万,有成为爆款车型迹象,但是在质量问题频出、产品力不足等综合因素作用下,五菱凯捷销量也随之下滑。新车交强险数据显示,1-2月五菱凯捷累计上险量仅为6212辆,同比下滑高达52%。
2021年9月,五菱银标推出旗下第二款车型五菱星辰,作为一款紧凑型SUV,上市之初凭借出色的性价比,同样一度销量破万,但五菱星辰的售价区间已完全退回到10万元以内的低端市场。
“我们希望五菱星辰能成为10万元以内最能打的SUV。”上汽通用五菱品牌事业部副总经理周钘对五菱星辰的上市也仅是如此表态。前不久,五菱银标下的第三款车,五菱佳辰7座MPV车型也曝出今年亮相的消息,但尺寸小于现款五菱凯捷,表明售价或低于五菱凯捷。
整体来看,五菱银标战略下的上汽通用五菱仍未完全走出舒适区,通过五菱银标战略推动品牌向上,暂时未见成效。
更换赛道前路多艰
然而,历经多次冲高失败后,上汽通用五菱对品牌向上仍存构想。近期,上汽通用五菱先后公布了两大事关自身未来的发展战略。
2月22日,上汽通用五菱在上海举行2022五菱品牌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国五菱,两翼齐飞”的品牌战略,以“用户之翼”和“技术之翼”开启品牌向上新征程。

从“五菱”升级为“中国五菱”表明,上汽通用五菱并未放弃品牌向上的努力。而从五菱的另一的战略规划中,则不难看出,其下一阶段的发力方向,依托新能源转型升级。
3月4日,上汽通用五菱全国两会期间发布了“两个百万、五个百亿”——中国五菱新能源战略,即打造百万纯电新能源平台、百万混动新能源平台和电池、电驱、电控、商贸服务、机器人五个百亿产业,2023年纯电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一百万辆。
2023年纯电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一百万辆的任务,理所当然由宏光MINI EV所在 GSEV 平台的承接,但在向上之路上,目前纯电平台产品的实力也不足以支撑五菱的向上之路,同一平台的宝骏的KiWi EV价格高出宏光MINI EV近一倍,但销量的反馈直接表明,消费者并不买单。
值得关注的是五菱的百万混动新能源平台,上汽通用五菱将其定义为FDEV系列,在该系列中,上汽通用五菱将围绕用户核心场景,打造HEV节能燃油车、PHEV低成本高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REEV电动汽车。
从供应商方面透露出来的消息来看,该系列的首款车型将为五菱凯捷油混版。前不久,五菱凯捷油混车型申报图曝光,据了解,新车将会采用2.0L混合动力系统,最大功率136马力,热效率为39%,采用三元锂电池组。相关消息称,五菱凯捷油混版最快于2022年北京车展正式亮相。
在五菱自身传统燃油车陷于低端,纯电向上无力的情况下,五菱推出百万混动新能源平台,一定程度上存在转换赛道的考量。但国内其他车企在发力混动市场时,大多直接选择插电新能源路线,并非选择传统油混。
已经有不止一位车企高层表示,混动以及纯电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会并驾齐驱。一名传统车企内部人士也对中车网表示,未来一定会是插混的天下。
而对于五菱选择传统油混开路,前述分析师表示,首先是为了解决在售传统燃油车出路问题,减轻双积分的压力。但在各家车企布局日趋成熟的前提下,无论是传统油混还是未来的可能涉足的插混,不以相应技术见长的五菱能否走出来还是未知。
可以看到的是,当前上汽通用五菱面临的困难并非短时间能够解决。去年,本应退休的上汽通用五菱总经理沈阳,做出了同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一样的选择,延迟退休,业内判断其目的或有为五菱物色一位接班人的考量。

曾有人猜测,接替沈阳的可能会是薛海涛,从2016年升任销售公司总经理至今已有6年,是上汽通用五菱内部典型的少壮派。不过,虽然薛海涛推出了爆款宏光MINI EV,但五菱整体销量下滑也是始于其任上,并且在品牌向上未有建树。
同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五菱各大品牌战略发布活动中,已经久未见其登场,转由周钘、张益勤走向台前。当前,沈阳已进入退休倒计时,但谁能接替沈阳也还停留在猜测阶段,上汽通用五菱的未来仍不明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