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聚焦主流乘用车市场
4月13日,长安汽车召开2022年全球伙伴大会。会议现场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对长安汽车的远期战略进行了分享。同时,在活动现场,朱华荣宣布长安汽车新能源品牌长安深蓝正式发布。

朱华荣称,长安深蓝的品牌价值包括“创新重构”、“万物互联”、“体验随心”、“低碳生活”等方面。官方信息显示,深蓝是长安的全新数字纯电品牌,未来将聚焦主流乘用车市场。
朱华荣透露,深蓝品牌首款车型为长安C385,目前,这款车已经发布在即,将提供纯电动和增程式混动版本,预计于今年二季度上市销售。据了解,该车定位于中型轿车,从定位上来看,该车将对标特斯拉Model 3、小鹏P7、比亚迪海豹等纯电中型轿车。
据业内媒体报道,长安C385将搭载APA7.0远程无人代客泊车系统以及全球首发的电驱高频脉冲加热技术等配置,纯电版续航达到515公里。据悉,长安方面已为其规划6万台年产能。
长安加速推出新能源产品
同时,在发布会上,朱华荣还表示,2022年是长安汽车成立160周年,将加快向智能、低碳科技公司转型。从长安官方的表态及实际动作中,不难看出,2022年,长安汽车正加速发展新能源战略。
日前,乘联会发布最新市场零售数据,数据显示,3月长安自主乘用车零售量达12万辆,同比增长17.2%,一季度销量超过32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万辆,同比增长189%。

长安汽车副总裁杨大勇曾表示,“今年长安新能源销量能过20万辆。”不过,就现状而言,虽然长安的新能源汽车增速可观,但离目标尚有差距。并且,长安汽车的自主新能源发展还面临着困于低端的问题。
从销量结构上来看,目前,长安自主新能源汽主销车型仍为奔奔EV,2022年一季度累计销达2.6万,聚焦于小微型电动车市场。但事实上,对于长安汽车而言,自主乘用车进入主流新能源市场,推动自身升级向上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从2021年长安的半年数据来看,长安净利润为18.05亿元,其中销量占比为15.1%的合资品牌,贡献了超7成的利润,而销量占比超50%的自主乘用车利润贡献相对较低。
当前,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型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国内自主品牌正加速向新能源转型,困于低端的长安自主新能源更不利于长安未来发展。此外,早在2017年,长安汽车也已在“香格里拉计划”中表明,到2025年将实行全面停售传统燃油车。
供应链或制约长安发展
针对长安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长安汽车总裁王俊也在本次会议上表示,长安汽车的全新新能源产品已经正式启航,除了C385之外,包括长安LUMIN、阿维塔11、长安C673等新车将于下半年陆续上市。

长安汽车表示,在新能源领域,长安汽车2022年计划推出共8款新产品。据了解,长安C673将是深蓝品牌第二款车型,新车定位跨界SUV,而后续的第三款和第四款车型还在研发中,都将基于EPA1平台打造。
但从目前行业形势来看,今年的疫情以及供应链的不稳定或将成为制约长安汽车发力新能源的一大阻碍。3月份,长安汽车曾流出一份内部文件,表示受博世零部件短缺的影响,或将导致长安终端销量下滑。
日前,业内其他车企陆续公布3月销量,有部分销量下滑的车企均表示,供应链受新冠疫情影响严重,出现断供等情况。而在新势力中,蔚来汽车受供应链影响,也已进入停产状态。
对此,长安内部人士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缺芯是长安目前的头等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