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网 评论】又到半年公告发布时,长安汽车(000625,SZ)发布公告显示,预计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为12.6亿~13.6亿元,同比增幅约为121%~138%,这个数据让人感到兴奋。但萦绕在朱荣华心中还有一个难解的问题,如何调整盈利结构,如让这来之不易的净利润反向缩水。

目前长安集团旗下的主要公司包括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长安铃木、长安汽车、长安PSA、哈飞、昌河铃木等。但各个公司的表现大不相同,其中以长安福特最为主要,而长安汽车则连续多年亏损,体现在报表上就是长安福特的收益超过100%,其他板块则收益为负。

数据显示,前几年长安汽车从长安福特获得的利润分红大约为7亿元左右,今年将仍然主要依靠来自福特的分红;从销量上看,今年上半年,长安福特销量28.85万辆,占长安汽车合资板块销量的60%,销量同比增长63%,剩下的长安马自达等瓜分剩余的40%的销量,并且显现出增长乏力的姿态。来自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长安马自达和长安铃木的销量分别为24860辆和81250辆,分别同比下滑47.55%和19.68%。

与福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长安自主七年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尤其是自从微型车市场进入白热化竞争以后,早期缺乏其他产能的自主业务弊端开始显现。2006年推出第一款自主品牌之后,没有顺势利用微型车较好的市场时期加快长安自主轿车的推广,随后几乎没有新车型推出(轿车类2009年才出现悦翔一款车型),此后也一直都是其他车辆来填补其初期的巨额研发费用。

【长安福特是长安系中主要的利润来源】

祸不单行的是,微型车多年以来迟迟不给力,这让长安自主必须通过推出新车型来摆脱这一困境。为此上马了逸动、CS35,不包含固定资产投入,其2010年研发费投入大概11亿元,资本化只有30%左右,其中轿车要分摊7.7亿元研发费;2011年研发投入16.9亿,资本化4个多亿,有11亿元进入了当期费用。这意味着长安自己给自己输血,消耗了大量的来自长安福特的利润。

按照长安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长安亏损12亿元,2012年亏损9亿元,今年上半年逸动和CS35的销量增幅较大,因此今年亏损有望减少,但9亿元的亏损额度和自主销量增幅80%相比,仍然过于庞大。而近期长安B级车型睿骋的销量并不乐观,仅销售了3103辆,月均销量仅为500余辆,长安自主方面扭亏为盈需要明年在销量不减少的情况下才有望翻盘。

此前对长安在2020年500万辆的销量目标,坊间早已经对此有所质疑,如今看来,仅仅依靠福特的强势成长,无法达成这个目标。为此,长安除了在自主方面继续加大力度之外,更需要创造新的赢利点。

在目前的体系中,长安马自达相对有着比较好的根基,适当的对此进行加码,例如将现有的马自达2、3,提前进行改款或者换代,将在2014年上市的车型尽早上市;对外部规划未来马自达的产品层次等等,如此做,有望在未来5年让马自达重回活力,为集团增加利润贡献,此处可参照北京现代的做法,利用两款车来开覆盖同一个细分市场。

长安PSA方面,由于较晚成立,未来5年需要形成具备进入第二梯队(月销量5000-8000)的车型,并以此来继续扩充,才有望尽快进入上升和盈利轨道。

而长安铃木方面,在小型车上,目前市场表现不佳。铃木高层方面曾经建议将长安自主轿车产品输入到合资公司,以解决长安铃木长期以来车型更替缓慢的尴尬。这确实是一条解决之路,在未来的发展中,双方完全可以在内部实现在某些具体细分市场的分工,进而充分利用双方的资源。例如研发费用均摊、闲置产能互利等等。

从生产的角度看,长安汽车的三个生产基地——重庆生产基地、北京高端车生产基地、哈飞的代工工厂中,北京高端车基地短期内无法实现盈利,这与车型研发速度有着不小的关系。为了解决成本,长安方面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和资源闲置。

除了生产领域之外,长安还应尽早的在全产业链上摸索新的赢利点。如从盈利主力福特开始,探究汽车回购业务;利用“五国九地”的研发中心,对某些关键零部件进行海外销售;在经销渠道上,拓展将较容易产生盈利的品牌和车型,提前布局三四线城市等等。

无论怎样,长安都需要破解高度以来长安福特的盈利困局,需要重新找到能与其并驾齐驱的盈利单位。(文/中车网 孙平涛)

:本文为中车网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违者必究!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