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一股“抄底”风席卷而来。“抄底”这个词用得非常好,把程序复杂、风险极高的海外企业并购形容成了“捡便宜”,代价也似乎只是弯一下腰。但事实是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便宜可以白捡,尤其是在游戏规则都是别人制定好了的国际资本市场。我们的“中投”不是一出手就亏了上千亿元么?

要论国际化运作,上汽可能是国内最有资格的了,从双龙到罗孚。但是收购双龙,已经成了上汽的噩梦。用上汽前副总裁墨斐的话说,收购双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也许是上汽的心已经寒透了,一直拒绝继续为陷入困境的双龙注资,而双龙也于不久前宣布全面停产。不依不饶的韩国工会已经开始围堵中国驻韩国领事馆,外界担心双龙汽车危机会升级为中韩外交风波。

另一个惨痛的教训来自塔塔。当初塔塔收购捷豹和路虎时,国内不少人是颇为羡慕的。笔者则一直抱着等着看笑话的态度。笔者没有等多久就看到了。现在塔塔正在为如何填补收购所拉下的30亿美元亏空而犯愁。为此,塔塔甚至不得不推迟全球最廉价汽车NANO的投产计划。

福特卖掉路虎和捷豹是提前扔包袱,而塔塔用自己的钱买二者是砸了自己的脚,至少从目前来是这样的。上汽如果不与南汽合作,罗孚项目上肯定两败俱伤,我们何必如此急于并购呢?萨博和沃尔沃不同于IBM,后者与联想在技术水准和管理水平上相差不同,品牌差也没有想像中的那样大,但萨博和沃尔沃这两个国际品牌知名度太高,即使卖给中国人也会给人一种下嫁的感觉,我们自己则得不到更多的实惠,福特当初成立首席品牌集团时,买下的品牌不只一个沃尔沃,还有低端的马自达和更高端的阿斯顿马丁,它可以打造技术共享平台,而我们的长安、吉利,拿什么技术与之共享呢?拿到一个像砖头一样硬件的沃尔沃和萨博,拆下哪个部位装到志翔或者金刚上面呢?

现在克莱斯勒正在打算出售旗下的JEEP品牌,国内的企业不知道有没有心猿意马的,毕竟JEEP可是很有号召力的一个品牌。但是,品牌的价值一方面是强大的,另一方面也非常虚幻。大家总在传播一个品牌神话:可口可乐哪天即使全部实体资产没有了,也可以很快恢复,因为它最值钱的是它的牌子。但是,在汽车界,我看到的更多的现实是:无论曾经多么辉煌的品牌,可以在一夜之间消失,比如大宇,比如奥兹莫比尔。

笔者当然并不认为有塔塔和上汽的教训,我们就应该关上跨国收购的大门。但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果只是冲着虚幻的所谓品牌价值,我劝还是算了。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